阅读历史

第六十九章 左右为难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力量时,没有使用“国防军”,而是使用的“自卫队”,表明日本的军事力量以国家自卫为主,并不具备对外进攻能力。数十年来,日本一直奉行“自卫方针”,特别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几乎所有国防建设都在为增强国家防御力量服务,即便少有的进攻性军事力量,比如空中自卫队的F2多用途战斗机、海上自卫队的常规潜艇,也是按照进攻性防御战术打造。

如此一来,空中自卫队“原来的角色”就是防空。

按照木村小次郎的提议,空中自卫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舰队提供防空,协助舰队夺取制海权。

因为荒川太郎不肯露面,所以木村小次郎代表了军方。

由他转达的信息非常明确:自卫队还没有丧失作战能力,只要合理应用、有效弥补存在的缺陷,仍然有希望赢得战争。

这下,小林光一有点左右为难了。

作为一名理智的政治家,小林光一非常清楚,日本在开战的第一天输掉战争,即便能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中找回一点面子,也很难扭转战局,更难以夺回钓鱼岛,至于战胜中国海军与空军,更是无从谈起。

打下去,日本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获得的利益却非常有限。

最明智的选择是与中国停战,在输掉全部本钱之前结束冲突,为东山再起留下宝贵的军事基础。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支军队的灵魂不是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是训练有素的军人。

拼下去,只会有更多的军人血洒疆场。

可惜的是,小林光一不是军人,也不大清楚军队的状况,更不可能知道军队还有没有战斗的信心。

在这个时候,他只能听取军人的意见。

在小林光一左右为难的时候,喜田多一郎送来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消息:美国当局已经答应提供更加全面的军事援助,除了武器装备之外,还打算派遣部分美军官兵以自卫队军事顾问的身份参战。

“钱德勒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去华盛顿商讨具体事宜。”

“美国打算参战?”

“不是参战,只是派遣军事人员参战,而且是以志愿的方式。细节上的问题,要等我到了华盛顿才能详谈。”

小林光一长出了口气,没有急着表态。

美国的帮助肯定至关重要,可是小林光一也知道,这是一颗裹着糖衣的毒药。

从一开始,最积极的就是美国,而不是日本。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是小林光一早就怀疑是美国制造了这场战争。

美国的目的很简单:让中日彻底交恶,从而把日本变成对抗中国的桥头堡。

事实上,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这么做。

苏联解体之前,日本是对抗红色帝国的桥头堡。在整个美苏冷战期间,日本不但为美国提供了前进军事基地、承受了红色军团的巨大压力,还在数十年间耗费巨资,从美国采购了数千亿美元的军火。虽然利用美苏对抗,日本也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