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十三章 金狗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要铁矿石价格起不来,再过五年,盛世平就有能力收购其中一家。

当然,隆盛的亏损肯定不能持续下去。

从二零一八年开始,隆盛在铁矿石领域的投资开始减少,开始向煤炭、石油、电解铝与稀有金属领域拓展。

丁兆民在这个时候来到隆盛,从事的正是稀有金属的勘探工作。

名义上,隆盛主要在朝鲜开采稀土矿,加工冶炼后把成品销售到国内市场,借以整顿国内稀有金属市场的混乱局面。从战略意义上讲,主要就是帮助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国内稀土开采企业进行整顿,防止战略资源外流。

要知道,中国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与稀有金属出口国。

作为战略资源,稀土矿与稀有金属具有非常重大的军事用途,几乎所有电子产品都与稀土沾边。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都在从中国购买稀土。说得不好听一点,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与东海战争中,美韩联军与日本使用的武器装备上,绝大部分电子设备里的稀有金属都是从中国购买的。

对于没有稀土资源的国家来说,中国的稀土更加宝贵。

拿日本来说,日本各大企业早就订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不管在什么时候,储备的稀土资源都要满足二十年以上的正常消耗。二零一零年之前,日本每年都从中国购买远超过工业需求的稀土矿与稀有金属,绝大部分作为战略储备加以储存,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工业生产。

早在二零一零年,中国就想整合稀土行业。

只是努力没有收到多少成效,还惹上了不少麻烦,比如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政府干预市场为由,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稀土开采过于混乱,很难集中管理。

要知道,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稀土储备国,拥有仅次于中国的储量,却在二十世纪六零年代之后成为稀土进口国。美国能够把自己的稀土封存起来,先用别人的,主要就是稀土矿集中在几家大型企业手里,而这些企业以市场经营为由,关闭了主要矿山,美国政府却不用为此承担责任。

对中国来说,要想关闭矿山,要么政府出面、要么对稀土开采业进行整合。

前者肯定行不通,因为违背了世贸组织的规则。

采用后一种办法,还得避免国营企业介入,因为这也被认为是政府干预。

在保护稀土资源上,隆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年内,隆盛并购了国内三分之一的稀土开采企业,封存了数十座矿山。算上其他与政府密切合作的民营资源开采企业,到二零一九年底,已有三分之二的国内稀土矿封存。

供应量减少,稀土资源的市场价格迅速攀升。

到二零一九年底,稀土矿与稀有金属的价格已经是二零一四年的二十七倍,而且还在持续上涨,预计在二零二五年左右达到顶峰。

更重要的是,中国封存稀土矿,迫使美国开始开采稀土资源。

在“美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