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十三章 周密计划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说是为了建造“赤城”号, 做的必要过渡。

在设计“赤城”号的时候, 神户造船厂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就是欠缺建造大型航母的经验。虽然美国提供了“小鹰”级航母的大部分图纸,还提供了其他帮助,但是对于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建造大型航母的日本造船厂来说,直接建造大型航母的门槛太高,有必要建造一种过渡性战舰。

事实,之前的“日向”级大型直升机驱逐舰就是过渡战舰。

按照神户造船厂的提议,今井利村最终决定在建造“赤城”号之前,先建造两艘标准排水量在二万五千吨左右的小型航母。

为了规避“航母”这个敏感词,“翔鹤”级被定型为两栖攻击舰。

在设计时,神户造船厂采用了模块化建造方式,而且大量借鉴了型两栖攻击舰的理念。因为海军需要的是小型航母,所以神户造船厂为两艘“翔鹤”级各建造了一套航空作战模块。

只是,“翔鹤”级的性能并不理想。

在采用航空作战模块后,最多能搭载二十四架f35b与十二架大型直升机。作为两栖攻击舰,“翔鹤”级的最高航速只有二十四节,十二节时的最大续航力达到八千海里,二十四节时能航行三千海里。最大的问题,还不是速度过低。只需要滑行一百八十米,f35b就能重载起飞。与印度航母一样,“翔鹤”级没有弹射器,无法搭载固定翼预警机,只能携带四架预警直升机。

东海战争已经证明,预警机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没有预警机,“翔鹤”级在海战中根本没有实战价值。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今井利村不得不跟印度军方商议,调整作战计划,即日本空军将派遣四架e3g参与演习。配合印度空军的四架“费尔康”预警机、以及航母战斗群里的预警直升机,足以满足两个方向的作战需求。

增派了预警机,自然得考虑增派空中作战力量。

借此机会,印度军方提出,由日本海军派遣舰载航空兵,部署到“维拉特”号。理由也很充分,为“维拉特”号采购的战斗也要到二零二八年才能交付,印度海军没有足够多的舰载战斗机。

今井利村没有多说什么,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赤城”号不能参战,不等于舰载航空兵不能参战。“维拉特”号大体与“赤城”号没有区别,能够搭载f35,只是必须以跃飞方式起飞。为了让f35在“维拉特”号作战,还得紧急空运一批后勤保障设备。

这件事订下来后,日本与印度军方开始商讨如何让战斗机飞往印度洋。

用船运过去,显然不大现实。

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长途转场飞行,只是从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到印度的维沙卡帕特南的直线距离都超过了f35的最大转场飞行距离,还要绕过沿途国家的领空,实际飞行距离在八千公里以。理论,f35在携带四具大型外挂副油箱之后,只需要一次空中加油就够了。现实中却办不到,因为加油地点必须在航线中间,既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