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十五章 后方部署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八百余人, 还有近千名官兵失踪、大部分都因为没能及时撤离跟随战舰沉到海底。

十点四十五分, 牧浩洋把提前半个小时拟好的战报发给了黄峙博。

五分钟后,他收到了黄峙博的回电。

不是恭贺他打赢了第一场海战,挫败了日本海军的锐气,而是一道命令,让他务必率领舰队在四十八小时之内进入印度洋。

电报中,黄峙博没有说到原因。

牧浩洋也有点搞不明白,黄峙博为什么要发电报,而不是通过定向通信系统,直接向他下达命令。

也许,这与他汇报战报有关,因为他发的就是电报。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道命令。

十一点不到,在让第二批升空的防空战斗机返航后,牧浩洋让舰队转向离开泰国湾,同时把主要指挥官叫了过来。

在四十八小时之内进入印度洋不是问题,问题是走哪条海峡。

之前的战斗让牧浩洋相信,马六甲海峡与巽他海峡里肯定有日本与印度的潜艇。联合舰队覆灭之后,日本与印度将更加依靠潜艇。即便日本海军增派的潜艇无法及时赶到,在安达曼海活动的印度潜艇则很有可能提前进入马六甲海峡,设下伏击圈,让中国舰队不得不更加关注海面下的威胁。

如果印日联合舰队在此期间进入安达曼海,则能与潜艇配合干掉中国舰队。

由此,牧浩洋认为走巽他海峡更加安全。

其他指挥官与他的判断一样,原因也差不多,即印度海军的潜艇不可能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到达巽他海峡。

当然,到底走哪条海峡,不需要立即做出决定。

十二个小时后,舰队才能离开泰国湾,还要过八个小时才能越过阿南巴斯群岛,因此在二十个小时之后,才需要决定朝哪个方向航行。

考虑到所有官兵都奋战了十个小时以上,牧浩洋在十一点三十分下达命令,让除了执勤官兵之外,其他人都回舱休息,舰队司令部在二十七日清晨召开作战会议,决定舰队走哪条航线。

牧浩洋放松下来了,黄峙博却一点都不轻松。

收到捷报后,黄峙博也大喜过望。虽然他相信牧浩洋能够旗开得胜,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牧浩洋竟然用如此小的代价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从战略意义上讲,这场海战超过了东海战争中的两次大海战。

只是,麻烦来得更快。

在收到捷报之前,黄峙博就接到了易援朝打来的电话,让他解释中**队越境进入泰国领空的事情。

显然,傅秀波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易援朝。

问题是,这能怪傅秀波吗?

在傅秀波下达的作战指示中,只是要求舰队在印度开战后,干掉联合舰队,而且可以在作战中轰炸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军事设施,却没有提到以何种方式达到目的,也没有提到不准借道泰国。

傅秀波可以玩文字游戏,黄峙博却没法这么做。

易援朝在电话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