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十六章 抽身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帮助巴基斯坦轰炸印度本土的军事目标,还有可能出兵攻占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至少会占领布莱尔港,而印度肯定会以战略报复相威胁,从而让中国获得先出手的理由。

在这个问题上,麦克米伦无能为力。

即便美国表态为印度提供保护,甚至暗示中国,会因为中国打击印度的核设施进行战略报复,中国也可以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即只要被迫使用核武器,就会采用所有核大国奉行的“核捆绑” 政策。

美国会为了印度遭受核打击,甚至打一场毁灭性战争吗?

说到底,在这场博弈中,拼的不是实力,而是底气,即谁有胆量按下毁灭整个世界的开关。

显然,美国没有这个底气。

原因很简单,挑起战争的不是中国,而是印度,而美国根本不是参战国,又在华盛顿裁军大会上签署了对印度进行军事制裁的条约,因此没有理由袒护印度,更没有理由为了印度与中国打一场核战争。

中国却没有这么多顾忌。

依靠与巴基斯坦签署的军事同盟条约,中国有足够的理由出兵,而仅仅进行空中打击已经非常克制了。

如果战争规模扩大,只需要让巴基斯坦向印度宣战,中国就能站在道义的一方。

由此可见,战争拖得越久,印度输得越惨。

为了避免彻底战败,印度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彻底战败之前投降。

正是如此,麦克米伦在电话中明确提到,是否开放本国空军基地是菲律宾的事,与美国没有关系,美国也不能向菲律宾当局提出任何涉及到菲律宾主权利益的要求,只能由中岛俊夫自己出面。

做出这个暗示后,麦克米伦提出,美国愿意出面调停。

这下,美国的态度非常明确了。

没有美国的默许,菲律宾肯定不会开放空军基地,日本也就无法向印度派遣战斗机,不可能帮助印度稳住战局。

可以想像,印度战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中岛俊夫不是笨蛋,既然失败无法避免,就得考虑如何降低战败的损失与影响,而对日本来说,最大的损失不在军事上,而是与美国的关系。说得直接一点,如果仍然对美国的态度置若罔闻,日本必然被美国抛弃。对于还没有强大起来的日本来说,现在绝对不是与美国分道扬镳的时候。

问题是,由谁来承担这场战争的责任?

在中岛俊夫看来,美国肯定会借此机会打压日本与印度,让两个国家认识到,没有美国的支持,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日本已经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如果为此承担责任,必然会受到美国的严厉限制。对于长远发展来说,一个受到限制的日本,只能成为美国的傀儡,而这正是中岛俊夫竭力避免的事情。

显然,必须让印度背黑锅。

只有通过印度转移美国的注意力,日本才能继续保持相对**的位置,而且成为美国在遏制中国时不可否缺的帮手。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日本就得在印度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