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十五章 明智之举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国的支援救不了印度,只会使战争规模继续扩大。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受伤害的只有印度。

更重要的是,美国总统做出承诺,不等于美国会出兵。只要美国不肯与中国开战,美国国会就会否决总统做出的决定。到时候,美国不会有什么损失,印度却会在中国的军事打击下丧失复兴的希望。

暂时做出让步,只是为了将来的复兴。

克鲁沙还做出了一个决定,即在八月二日宣布政府总辞职,提前举行大选,由下一届政府与中国谈判。

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即拖延时间,在准备好之后再进行谈判。

如果仓促上阵,印度将在谈判桌上输得更惨。

当然,这会牺牲克鲁沙,以及绝大部分政府官员的前程。只是在克鲁沙看来,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前程算不了什么。

只要印度还有复兴的机会,他们的损失就有价值。

会议只持续了二十分钟。

七点四十分,克鲁沙通过外交部,正式做出回应,印度陆军将在八月二日二十点之前撤离锡亚琴冰川,布莱尔港的守军也会在此之前向中国陆战队投降,移交港口、机场等重要军事设施。

此时,牧浩洋派出的舰载航空兵即将进入印度领空。

虽然稍微晚了一点,但是还算及时,至少牧浩洋有足够的时间终止轰炸行动,让战斗机返航。

被外界称为“第四次印巴战争”与“印度洋战争”,就此结束。

在中国官方,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一次南亚战争”。

牧浩洋在夜间接到黄峙博打来的电话,让他在八月三日凌晨之前返回总参谋部,向高层汇报作战行动。

显然,这是一个抛头露面的好机会。

牧浩洋没有急着回去,因为前来接他的舰载运输机天亮后才能到达。

这个晚上,牧浩洋一直没有睡着。

虽然战斗只持续了几天,但是牧浩洋的感受非常深刻。打赢这场战争的不是他,而是整个舰队。即便在舰队里,他是灵魂人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其他几位指挥官的重要性也不能低估。没有杨禹方、没有周渝生、没有章玉廷、没有庞跃龙、没有马明涛、没有两万多名舰队官兵,牧浩洋根本打不赢这场战争。让他感受更加深刻的是,舰队的战斗力不是来自于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是素质高超的人员。特别是在航空作战中,如果没有优秀的飞行员、以及更加重要的航空勤务人员,肯定无法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甚至不可能按照他的部署完成作战行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海军的建设在人,而不是战舰。

显然,对于负责海军装备建设的牧浩洋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认识。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装备更加重要,只要有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就能打赢战争。通过这场战争,他改变了这个认识。

天还没亮,牧浩洋就离开司令官主舱,到“黄河”号的各个部门转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