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十七章 证据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数据。

要知道,这些数据是进行模拟核试验的必要条件。

准确的说,是检测模拟核试验的基本参照。

没有这些数据,就算日本能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模拟核试验,也无法得知模拟核试验的结果是否正确。

虽然李明阳没有明说,但是很明显,西村小次郎在他手上。

只是,这不能杜绝日本秘密制造核武器,因为不止西村小次郎一个日侨掌握着尖端核技术,二部也无法保证下一次行动能够得手。只要有一名西村小次郎级别的核技术专家,日本就能在数个月内制造具有实战能力的核弹头。

毫无疑问,几个月算不上充裕。

十月十五日,在与黄峙博商讨之后,黎平寇召集高层领导人,公布了日本在核武器方面的情报。

讨论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在易援朝的坚持下,只通过了一份谴责性决议。

此时,美国新闻媒体已经报道了西村小次郎失踪事件,只是美国官方没有承认西村小次郎已经离开美国。

十六日,中国外交部就日本秘密研制核武器发表了谴责声明。

与黄峙博预料的一样,首先进行的是舆论战。

在中国外交部发表谴责声明后,日本外务省立即做出回应,宣称日本从未、今后也不会有任何与核武器有关的秘密军事计划,日本的国家基础建立在美日同盟之上,日本绝对不会谋求获得核武器。

外交上的事情与牧浩洋没有多少关系。

虽然在高层会议上,易援朝否决了由黎平寇提出的战争计划,但是在总参谋部,黄峙博已经启动了由牧浩洋制订的战争计划。

舆论只是在为战争造势,而战争早晚会爆发。

牧浩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三军一兵的装备建造计划。

第一阶段调整重点为已有与在建项目,即计划在二零三五年底前完成的项目,都得提前到二零三四年底,最迟不超过二零三五年第一季度末。第二阶段调整重点为中期项目,即计划在二零三七年底完成的项目,在二零三四年底之前得把进度提前一年。第三阶段调整重点为远期项目,即计划在二零三七年之后完成的项目,在二零三三年初,要么暂时下马、要么推迟建造与开发进度。

可以说,此举的目的性非常明确:集中力量打赢二零三五年的战争。

第一阶段调整,主要涉及两艘航母、四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八艘护卫舰与四艘攻击核潜艇,以及J-30与J-32项目,陆军主要为四个主力集团军,即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五十四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军的换装工作,陆战队则以整编现有作战力量,完善两栖进攻力量为主。

在二零三二年的最后两个月里,牧浩洋的主要工作就是落实第一阶段调整方案。

受黄峙博委托,在这两个月里,牧浩洋跑遍了大江南北,不但去了所有大型军工厂,还去了基层部队。

作为配套工作,在加快装备建设的时候,还得留住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