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十四章 外交胜利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这么多好处,俄罗斯自然要表明立场。

可以说,俄罗斯的外交表态,是日本在外交战场上的一大失败。

在黄峙博访问莫斯科之后,日本首相也紧急飞往莫斯科,开出了同样的条件,希望以此稳住俄罗斯。

可惜的是,日本没能打动俄罗斯。

原因只有一个:俄罗斯需要进口的产品中,绝大部分能在中国买到,即便部分高技术商品无法在中国购买,也可以从欧盟购买,完全不用依赖日本。

更重要的是,日本手里没有足够多的硬通货。

也就是说,就算日本从俄罗斯进口同样多的原料,也只能拿日元支付,而日元没有硬通货做保证,价值远低于人民币。

当然,还得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战争产生的影响。

如果俄罗斯不看好日本,就不会与日本做买卖。说得简单一点,日本战败了,日本首相开出的所有好处都是白条。即便日本没有在这场战争中灭亡,而且兑现了贸易承诺,俄罗斯获得的日元也是白条。

只要俄罗斯相信中国能在战争中取胜,就会把筹码押在中国这边。

对于俄罗斯的行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立即发表抗议,认为俄罗斯的禁运政策,使国际局势、特别是东北亚的紧张局势近一步恶化。

问题是,美国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

美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本来就不密切,二零三四年的双边贸易额不到一千亿美元,即便算上美洲自由贸易区,也不到两千亿美元,仅占俄罗斯贸易总额的百分之十二,而俄罗斯与中国在二零三四年的贸易总额高达七千亿美元,中国一直是俄罗斯的头号贸易伙伴,俄罗斯没有理由看美国的脸色。

真正能够影响俄罗斯的,只有欧盟。

要知道,欧盟是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二零三四年的贸易额为六千六百亿美元。

可惜的是,欧盟并不打算制裁俄罗斯,或者说没有制裁俄罗斯的动力,因为欧盟需要俄罗斯的资源。在二零三四年的六千六百亿贸易额中,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粮食等农产品就高达二千四百亿美元,此外还从俄罗斯进口铁矿石、煤炭、稀土等资源,即欧俄贸易中,以欧盟进口为主。

如此一来,如果欧盟跟随美国的步伐,遭到贸易制裁的肯定不是俄罗斯。

从某种意义上讲,俄罗斯的外交表态,是中国在外交战场上最为重大的胜利之一。

原因很简单,在俄罗斯表明立场之后,一些与中俄关系密切的国家也纷纷表态,比如伊朗、委内瑞拉与叙利亚。此外,还对欧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欧盟没有在外交政策上完全偏向于日本。

比如,在美国与加拿大宣布加大对日本的出口规模之后,欧盟并没有跟进,仍然拒绝向日本出售废旧电子产品。理由也很简单:欧盟也没有稀土资源,而且奥地利等成员国的废旧资源再利用产业非常发达。

事实上,欧盟也一直是废旧电子产品的纯进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