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十四章 人道主义援助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解除武装,使日本战舰无法执行作战任务。

接受了印度总理的提议后,杜小蕾表达了感激之情。

这个时候,印度总理提出了第一个要求,即希望中国能够紧急援助一批用与修复电力系统的工程设备,以及抗辐射药物。

可以说,这是印度总理做出让步的必要条件。

虽然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在中国基本达到初级发达国家水平后,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粒子风暴对印度的社会生产构成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瘫痪,已经导致印度绝大部分工厂停工。更重要的是,印度地处热带与ya热带地区,昼间受到的影响比中国严重得多。

仅仅两天,印度各地、特别是南方地区,已经有数万人因太阳灼伤住进医院。

用“水深火热” 来形容印度的处境,一点也不过分。

如果情况得不到控制,印度将遭受更加惨重的损失,甚至会因为工业生产停顿导致的物资匮乏引发全国性骚乱。

杜小蕾非常慷慨,当即表示,在海运畅通之后,将向印度提供五千集装箱的电力工程设备,而在此之前,将以空运的方式,为印度提供一百五十吨抗辐射药物,并且向印度派遣医疗队伍。

印度总理没有感激得痛哭流涕,却非常清楚,中国是唯一肯帮助印度的国家。

在会见杜小蕾之前,印度总理就跟美国总统通了热线电话,希望美国能够在这场罕见的自然灾害中,为印度提供援助。可惜的是,美国总统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印度的请求,甚至不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这也很好理解,美国自己都缺乏应对灾难的必要物资。

随后,印度总理还向几个欧洲强国、特别是当年的宗主国提起求助,结果无一例外的被拒绝了。

当时,也只有中国为这场灾难做好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工作。

比如,中国在灾难爆发前就研制出了抗粒子辐射的药物,而且建立了三条生产线,灾难爆发前的储备量高达两千吨。在严格管制昼间活动的情况下,中国对抗辐射药物的月消耗量不会超过一千吨。也就是说,中国储备的药物就能消耗两个月,而三家制药厂每月还能生产一千五百吨。

显然,中国在针对人员生命安全的准备措施不但充分,还有点过头。

也正是如此,在其他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中国能够提供帮助。

到七月二十日,中国向包括美国在内的一百四十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外运的抗辐射药物多达一千八百吨。到月底的时候,这个规模提高到二千二百吨。粒子风暴结束前,外援规模高达二千五百吨。

保守估计,这二千五百吨抗辐射药物,至少拯救了三十亿人。

这其中,包括数亿印度人。

粒子风暴结束的时候,中国援助印度的抗辐射药物已经达到五百五十吨,为近十亿印度人提供了帮助。如果没有中国的援助,这场持续一个月的粒子风暴,将在未来两年之内夺去八亿印度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