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十九章 与时间赛跑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学家知道粒子风暴的起因, 掌握着更加精确的太阳模型, 也就能够更加准确的评估粒子风暴产生的影响。

为了方便科学家工作,在二零三五年底之前,中美将在科学领域进行高度合作。

准确的说,在各自主导的领域与地区,尽可能的为对方的科学家提供便利,方便科学家搜集进行评估的必要数据。

最重要的就是全球气温变化数据。

为了准确测量气温变化,中国与美国各动员了上万名科学家,上百艘船只与数百架气象飞机,在全球各地,特别是四大洋上进行测量。根据中国科学院提交的报告,在九月底之前就将在四大洋里投放一万多件水温探测仪,在五大洲安放两千多套气温探测仪,并且在各主要火山带上探测地心温度的变化情况。

只有科学界统一了观点,各国政府才能对灾难应对行动做出最终决策。

说得直接一些,如果连科学家都对即将发生的自然灾难存在严重分歧,那么政治家就没有理由说服本国民众。

要知道,如果真要采取行动的话,那绝对是全球性的行动。

说得严重一些,在人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任何人都得放弃个人利益,任何国家都得放弃国家利益,联合一致的采取行动,以最高效的方式来保护人类文明,共同应付最为严峻的生存挑战。

在此之前,就得让所有国家的民众相信,人类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因此,也就得让科学家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至于灾难过后会是个什么样子,那就不是由科学家决定了。以中美在八月份达成的几项协议来看,国家与民族矛盾并不会因为这场灾难而消失,最多只是暂时掩盖住了,在灾难过去之后,国家与民族矛盾,仍然是人类文明的主要问题。

当然,这个时候,牧浩洋还没有参加应对灾难的行动。

八月底,冲绳岛上的局面有所改观。虽然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平民死亡,但是陆战队基本上控制住了局面。

九月一日,登陆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提上日程安排。

按照之前制订的作战计划,除了四个常备陆战师之外,四个预备陆战师均已动员,此外还有四个陆军集团军接到了作战命令。在后勤保障工作准备到位之后,陆战队最快将于九月五日登陆九州岛。

在牧浩洋积极准备登陆作战的时候,黎平寇通过美国,向中岛康次发出了最后通牒。

当然,主要还是向美国表明立场。

按照黎平寇的说法,如果日本没有在九月五日之前投降,鉴于日本首先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中国不排除在登陆日本本土的战斗中使用核武器,或者在接下来的地面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如果日本投降,中国将及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帮助日本渡过难关。

当时,黎平寇明确提到,中国愿意承担日本的善后工作。

这个时候,美国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一是日本已经战败,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