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十六章 热点地区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界的统一大业,以阿拉伯民族为核心,建立一个囊括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的,政教分离的阿拉伯国家。

纳杰夫的这次演讲,被视为“泛阿拉伯主义”复兴的明显征兆。

这件事,也直接得罪了两个国家。

一个是伊朗,因为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泛阿拉伯主义”烟消云散,伊朗趁机提出了“泛伊斯兰主义”,即以宗教为核心,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并且以此拉拢叙利亚与利比亚等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抗。虽然伊朗这么做,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伊斯兰教的多元性,以及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根本不可能形成国家的基础,比如以逊尼派为主的海湾国家就一直把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朗看成最大威胁,而没有因为同一个真主,与伊朗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但是伊朗也从来没有把成立伊斯兰国家当成战略目标,而只是把其当成对抗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工具,即利用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准确的说是与基督教世界的矛盾来保护自身安全。现在埃及独树一帜,提出“泛阿拉伯主义”,等于削弱了“泛伊斯兰主义”的影响力,也就削弱了伊朗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最终很有可能使伊朗孤立,被边缘化。

另外一个就是以色列。对以色列来说,伊朗的威胁并不严重,因为没有与伊朗接壤,而几个邻国也不会为了一个空泛的主义与以色列交恶。更重要的是,伊斯兰世界的内部矛盾就足以抵消伊朗构成的威胁。问题是,埃及提出的“泛阿拉伯主义”却能团结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而且会实实在在的对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构成致命威胁,因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并没消除,特别是与叙利亚的领土纠纷,而在埃及构想的阿拉伯国家中,肯定少不了叙利亚。也就是说,如果“泛阿拉伯主义”得到广泛认同,那么阿拉伯世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以色列与叙利亚的矛盾。

这下,中东热闹了。

用以色列总理的话来说,在埃及肆意破坏和平条约的情况下,一颗火星就能引发第五次中东战争,更别说戈兰高地这个火药桶了。

问题是,这绝对不是阿拉伯国家与犹太人国家的矛盾。

别忘了,以色列是有核国家,而且在美国提出全面销毁核武器之后,承诺在国家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交出所有核武器。根据四方机构提供的报告,以色列已经移交了一百二十枚核弹头。

这是以色列核武库的全部库存吗?

核查工作开始后,以色列的核问题也就浮上了水面。

在四月二十日公布的第一份核查报告中,四方机构对以色列核问题含糊其词,在提到以色列已经交出全部核弹头的同时,又提到以色列没有按照承诺,向核查小组代表开放所有核设施。

当时,中美已经在以色列核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

美国坚持认为,以色列已经履行了承诺,而且将按计划炸毁所有核设施,让核技术专家受到监管。中国的核查人员却认为,以色列没有全部上缴至关重要的核技术文件,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