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章 军事冒险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按照牧浩洋的分析,如果战争无法避免,以色列将首先发起进攻,而且把重点放在西奈半岛方向上,争取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打垮已经进入西奈半岛的埃及地面部队。在此期间,以军在戈兰高地上将以防守为主,抵御叙利亚发动的进攻。等到西奈半岛的战斗结束,以军将挥师北上。

因为变化因素太多,所以牧浩洋没有给出最后的结论。

事实上,在战争爆发前,谁也说不准会打成什么样子。

别的不说,埃及的主力部队就不在西奈半岛,而是在苏伊士运河西岸。按照四十多年前埃及与以色列签署的和平协议,埃及不得在西奈半岛部署进攻性军事力量,只是象征性的部署了一支用于维持治安的军事警察部队。如此一来,即便以色列主动发起进攻,也不见得能够迅速打垮埃及军队,最多只是扩大了战略纵深,给埃及军队制造了麻烦。因为苏伊士运河不是不可逾越的天险,所以即便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也无法抽调主力北上,仍然得盯住运河对岸的埃及军队。结果就是,在戈兰高地方向上,以军很难取得兵力优势,甚至难以取得主动权。如果以色列空军无法夺取制空权,并且在战争爆发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打垮埃及与叙利亚空军,就算埃及地面部队没能渡过苏伊士运河,也能够通过空中打击,支援叙利亚在戈兰高地上的作战行动。只要戈兰高地失守,以色列就将进入内线作战,而其狭小的国土面积,根本不足以抵挡叙利亚大军。

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戈兰高地争夺战将决定以色列的存亡。

根据这个结论,牧浩洋做出了另外一个推断,即埃及与叙利亚主动发起进攻,而且埃及军队成功渡过了苏伊士运河,牵制住了以色列陆军的主力军团,那么一周之内,以色列就将亡国。

这个推断,间接证明了牧浩洋的分析,即以色列将主动发起进攻。

在牧浩洋提交了这份情势分析报告后,李明阳提供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以色列的军事动员已经在十八点完成,八十万预备役军人全部归建,一百二十个预备役陆军旅将在二十二点之前部署到位。

不可否认,以色列的动员机制确实非常出色。

如果以人口比例为准,以色列的动员能力绝对全球第一。要是把装备等硬件设施的动员速度也算进去的话,以色列绝对是一个能够让任何对手畏惧的军事强国,因为以色列动员的不仅仅是八十万预备役军人,还有武装一百二十个陆军旅的全部主战装备,包括封存的三千辆主战坦克

只有时刻处于生存威胁之中的国家与民族,才有如此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

问题是,以色列的动员能力,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安全。

在完成动员后,以色列陆军总兵力超过一百万,拥有五千辆主战坦克、七千八百辆装甲战车、三千二百门自行火炮与火箭炮、四千八百门各类牵引火炮与大口径迫击炮,以及难以计数的无坐力炮、小口径机关炮、火箭筒、反坦克导弹、单兵防空导弹等等,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单兵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