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十章 打过边境线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战线。

更重要的是, 巴拉姆也需要预备队, 充足的预备队

当天晚上,巴拉姆就联系了以军总参谋长,提出至少增派四个步兵旅,补充五百辆主战坦克。

补充主战坦克的要求立即得到了满足。

打到这个时候,以色列国防军还没有拼光“库存”,大量库存的“梅卡瓦4”与“梅卡瓦3”型主战坦克,甚至是一些“马加奇7”型主战坦克都在翻修之后,提供给战时组建的预备役部队。

可惜的是,在增派预备役部队的问题是,以军总参谋长没有满足巴拉姆的要求。

原因很简单,在六日下午,西奈半岛前沿阵地上的埃及军队就进入了进攻阵地,埃及空军还轰炸了边境线上的以军阵地。

所有迹象都表明,埃及军队即将越过边境线。

虽然戈兰高地上的战况非常凶险,但是与南方边境防线相比,就算不了什么了。不管怎么说,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巴拉姆成功顶住了叙利亚军队的猛攻,还使两个叙利亚王牌装甲师遭到重创。可是在南面,埃及军队已经休整了一个星期,三个主力集团军都得到补充,恢复了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南部边境线基本上无险可守,如果让埃及军队取得突破,哪怕只是攻占了埃拉特港,以色列也要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结果就是,以军不得不在大批部队留在南部防线上。

以当时的情况,以军根本无法增援戈兰高地。

只是,以色列国防部给了巴拉姆特权,即在北方战区范围内,他可以自行征召所有适合参战的人员。

对以色列来说,这是最高级别的战争动员行动了。

在过去的四次中东战争中,只有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政府才下放权力,让战区司令官从平民中征召作战人员。

问题是,这能解决问题吗?

虽然以色列是全民皆兵的国家,但是并不表示所有人都适合服兵役,毕竟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到十六岁的少年与儿童、从事生产的工人、照顾家庭的军人家属、伤残人员等等都不适合作战。

此外,在巴拉姆的辖区内,也没有多少平民。

唯一让巴拉姆稍感欣慰的是,第一天的顽强阻击,重创了叙军主力,因此叙军不可能立即发动大规模进攻。

到了十月七日上午,以军受到的压力转到了南部战场上。

当天上午,埃及军队越过边境线,开始围攻埃拉特港。

担当主力的,仍然是在此之前表现出色、也有点莽撞的第三集团军,第一集团军则担任预备队,第二集团军负责守卫边境防线,另外后方还有二十四个预备役步兵师,主要负责运送作战物资。

战斗打响之后,以色列国防部就收到了美国发出的警告:埃及军队肯定会不惜代价的攻占埃拉特。

原因很简单:埃及已经在红海的古尔代盖集中了三十多艘船只与十多艘小型舰艇。

按照的情报,在过去一周内,埃及军队向古尔代盖运送了大约十五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