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十四章 军人的归属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时间不早了,先去吃饭吧。”

牧浩洋没有拒绝,他总不能天天在办公室里吃盒饭吧。

吃过午饭,周渝生回去处理潜艇部队的事情,牧浩洋也返回办公室,让秘书把J-33的相关资料送了过来。

与J-30跟J-32的关系一样,J-33也是J-31的舰载型号。

在J-J-33项目中,赢得试制合同的不是长期霸占着主力战斗机位置的成飞,而是痛改前非的沈飞。

在三十多年前,沈飞是中国头号飞机制造企业,不但制造了J-8这种典型的国产高端战斗机,还制造了J-11、J-13与J-15等一系列重型战斗机,但是到第四代战斗机的时代,沈飞尝到了不思进取的苦头,不但在J-20项目上完败给成飞,还在J-J-25项目上再次被成飞斩落马下。

归根结底,还是沈飞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或者说毁在了J-11项目上。

当初,在引进Su-27与Su-30的时候,军方就把仿制任务交给了沈飞,而沈飞也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J-11、J-13与J-15系列战斗机,取得了巨大的成,奠定了研制重型战斗机的基础。

问题是,大规模仿制,让沈飞忘记了创新才是生存之道。

结果就是,在第四代战斗机项目上,成飞的J-20毫无悬念的战胜了沈飞的J-14,迎得了空军的大笔订单。

在J-J-25项目上完败后,沈飞痛定思痛,开始反思与改革。

只是,这个时候成飞已经在J-30项目上拔得头筹,而且沈飞提交的方案依然被空军认为过于保守。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的话,沈飞很难有打翻身仗的机会。

对日战争改变了一切,J-30项目提前,成飞把大量精力放在了这种战斗机上,导致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项目延期,而且空军与海军也推迟了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的研制进度,决定不在战前装备。

接下来,全球自然灾害导致所有军备项目延期两到三年。

对沈飞来说,这等于获得了五年的时间,而且在此期间,最大的竞争对手没有把精力放在多用途战斗机项目上。

二零三八年,在空军重启多用途战斗机项目后,沈飞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事实上,成飞提交的设计方案也非常不错,而且结合了J-J-32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技术难度,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且通过与J-J-32提高通用化程度,能够大幅度降低装备维持费用。

只是,在权衡考虑后,牧浩洋还是把试制合同给了沈飞。

准确的说,是同时给了沈飞与成飞,要求两家飞机制造厂在二零四一年底之前制造出第一批试飞验证机,再通过试飞来确定到底哪一种进入工程发展阶段,即定型研制,也由此决定最终采购方案。

这么做,等于给了沈飞一个机会。

当然,看好沈飞的人并不多。

主要就是,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