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十三章 俄罗斯的野心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在平静了十多年后, 在二零二二年, 俄罗斯以铲除车臣地区分裂份子为名,再次出兵外高加索,推翻了格鲁吉亚政权,然后迫使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签定城下之盟,重新回到了独联体的怀抱。只是好景不长,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相继发生颜色**,新政府变得更加亲华。原因很简单,在全球自然灾害期间,只有中国为这三个小国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它们渡过了难关。灾难结束之后,亲华政党相继在这三个国家上台执政。对俄罗斯来说,这显然是无法容忍的事情,只是在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强权时,俄罗斯也不敢贸然采取军事行动,只能忍气吞声,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动手。

事实上,这也是中俄渐行渐远的原因之一。

在俄罗斯当局看来,中国正疲于应付美国的战略进攻,因此收复外高加索地区的时机成熟了。

必须承认,俄罗斯当局确实有点短视,或者说拥有与实力不相称的野心。

虽然中国与三个外高加索国家没有签署同盟条约,但是在经济层面上,三个外高加索国家早已融入以中国为核心的经济体,而且其战略地位对中国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中国精心构筑的大中东防御圈中非常关键的一环,除了挡住北面的俄罗斯之外,还起到了威迫伊朗的作用。

可以说,只要俄罗斯入侵外高加索,中俄矛盾就无法化解。

就算短期内,中国会忍气吞声,避免两线作战,但是只要太平洋与印度洋上的局势有所好转,中国就不会放过俄罗斯。

当然,现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伊朗这边。

在中国全力扶持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的时候,伊朗没有与中国翻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俄罗斯构成的直接威胁。

虽然在中东,随着叙利亚与埃及结盟,成为中国的友好国家,俄罗斯一度提高了对伊朗的重视程度,但是俄罗斯在外高加索地区的野心,也一再使伊朗有所顾虑。到了二零四五年之后,随着俄罗斯与美国越走越近,特别是在二零四九年,刚当上总统的卢卡斯在访问莫斯科的时候,提到美国将无条件的支持俄罗斯在独联体内的利益诉求,伊朗就不再把俄罗斯当成可以信任的国家了。

从政治上讲,伊朗不但不再信任俄罗斯,还得提防着俄罗斯。

要知道,在历史上,俄罗斯一度想从高加索进入伊朗,获得“暖水港口”,而这也是促成伊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倒向美国,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头号盟国的主要原因。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甚至高于以色列。如果不是伊斯兰**,伊朗不会成为美国的对头。

站在伊朗的立场上,更得担心俄罗斯替美国卖命。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俄罗斯控制了外高加索地区,等于美国在靠近伊朗首都的地方获得了前进基地。别忘了,德黑兰在伊朗西北部地区,往北不到两百公里就是爱沙尼亚,而德黑兰离伊拉克远得多。

对伊朗当局来说,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