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五十章 现实选择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要从离夏威夷群岛两千公里以内的地方通过,因此部署在夏威夷群岛的战术航空兵就能切断这些航线,甚至用不着动用潜艇。只有从美国东海岸出发,经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再前往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几条航线离夏威夷群岛比较远。问题是,如果美国从东海岸地区向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运送部队与作战物资,航线长度将增加三分之一,而且巴拿马运河在二零三三年完成扩容建设后,最多只能通行二十万吨级舰船,运载能力达到三十万吨的超级货轮得走麦哲伦海峡,而这些货轮是航运的中坚力量。

当然,以夏威夷群岛为基地,扫荡附近的岛屿与群岛,肯定不是件难事。

从某种意义上讲,攻占夏威夷群岛,能够为太平洋战争打下胜利的基础,而在占领这座群岛之前,中国海军取得的胜利都只能算是战术上的胜利,还算不上战略胜利,离取得最后胜利也非常遥远。

这么多的好处,让牧浩洋不得不重新考虑战略布局。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认为应该进军夏威夷群岛,甚至可以说,在中国海军与陆战队的高级将领中,只有牧浩洋认为有必要进军夏威夷。

反对最强烈的是周渝生,在他看来,没有二十艘超级航母,根本打不下夏威夷群岛。

虽然周渝生的估计有点夸张,因为后来的实战证明,根本用不了那么多航母,但是他的分析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夏威夷群岛上的美军作战飞机超过了两千架,而且随时都能从本土获得补充。更重要的是,随着战线缩短,以前是美军的问题,现在转变成了中国海军的问题。别的不说,如何向前线运送作战部队,以及如何确保这些作战部队获得足够的支持,就是很大的难题。

当时,连庞跃龙都反对进军夏威夷群岛。

庞跃龙反对的理由只有一条:陆战队可供调动的兵力有限,不足以打下夏威夷群岛。

事实上,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虽然到十一月初,陆战队的作战部队将扩充到二十个陆战师,此外还有十个陆战师已经完成动员。问题是,装备生产速度跟不上扩军速度,而且陆战队只能获得新产地面战平台的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得提供给陆军。结果就是,到十一月初,最多只有八个陆战师获得了地面战平台。这八个陆战师中,有一个陆战师已经在非洲之角了,有两个陆战师在巴基斯坦待命、随时有可能被派往波斯湾,控制沿海战略要地。也就是说,只剩下五个陆战师,而且已经有一个陆战师参加了八月底的进攻行动。按照庞跃龙的估计,攻打夏威夷群岛至少需要动用十个陆战师。

当时,这看上去有点夸张。

要知道,十个陆战师有二十万官兵。因为陆战师的作战人员比例高于陆军集团军,所以作战人员数量相当于五个集团军。当时,美军部署在夏威夷群岛上的,总共也就只有四十万军人,而且四分之三是非战斗人员,在十万战斗人员中,只有大概三万六千人,也就是两个美军陆战师是主力部队。

以中国陆战队的战斗力,攻打夏威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