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风雪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更要命的是,在如此恶劣的气象环境下,俄军还得应付神出鬼没的中国侦察兵。

当时,获得了极地型地面战平台的侦察部队没有闲着,几乎每天都要出动,侦察只是次要任务,主要就是骚扰美俄联军。

结果就是,驻守一线的俄军军官用枪逼着士兵去冰天雪地里放哨。

很多时候,清晨去换岗的俄军士兵发现,在夜间执勤的岗哨已经被冻成冰棍了。大批俄军官兵,就这么被冻死在了哨卡上。

到了最冷的十一月二十九日,俄军在室内也不安全。

当时,俄军甚至没有足够的燃料用来取暖。

为了应付严寒,俄军开始焚烧一切能烧的东西,包括搭建营房的木板、铺设在泥泞路面上的毛毡、甚至是牲畜的粪便。

结果就是,很多困在房间里的俄军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这场暴风雪,至少夺走了十五万俄军官兵的生命。

事实上,美军的处境也不容乐观。

虽然得益于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而且早就有所准备,美军为每一名官兵配发了两套冬季作战服,但是其设计指标也太低,无法低于酷寒。所幸的是,美军部署在战线后方,不用冒着风雪去站岗放哨,而在营地附近放哨的哨兵,每两个小时就轮换一次,被冻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只是,美军也遇到了难题,即电力供应不足。

当时,美军还没有小型聚变供电设备,主要依靠燃油发动机供电,或者直接从俄罗斯的国家电网获取电能。

显然,这无法满足所有取暖设备的电力需求。

结果就是,美军开始用油炉来取暖,大量宝贵的作战用燃油被用掉了。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这一周里,近六十万美军官兵烧掉了一百二十万吨燃油,还有六十万吨燃油“借”给了俄军。

要知道,向乌拉尔前线运送一百八十万吨燃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如此,在暴风雪过去之后,仍然有百分之四十的美军官兵染上了肺炎,俄军的患病率更高。

事实上,中**队里也有不少官兵染上肺炎,只是比例低得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队的营地里有完善的供暖设备与通风设备,不需要在室内升火取暖,能够保证室内空气清新,也就降低了疾病传染的概率。此外,中**队的物资供应非常充足,不但有足够的口粮,还有足够的药品,患病的官兵能得到及时救助。当时,前线部队中,每一千名官兵里有十八名军医,每座营地都有一间设备齐全的战地医院,而且病症较重的官兵都能及时送往后方的大型综合军事医院。毫无疑问,在美俄联军中,显然没有如此好的医疗条件。

俄军就不多说了,俄军每一千人中,只有六名军医,而且大部分军营没有医院,只有简陋的医务室,很多重病患者根本无法及时后送。用一些俄军官兵的话来说,如果在部署期间患了肺炎,向上帝祷告都比向医生求助有用。

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