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零九章 停战条件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就会向法德意妥协。

只要能够达到大一统的目的,法德意就不会在乎与谁结盟。事实上,即便到了二零五五年,美国也不是没有取胜的机会,而欧洲的加入,必然会增大美国取胜的概率,而且将成为西方同盟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下,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欧洲加入东方同盟集团,能获得什么好处?

显然,在俄罗斯战败之后,中国取胜的概率大大提高,而且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正在向最终胜利迈进。

问题的答案就是,在东方同盟集团之中,欧洲并不是最重要,甚至不是重要成员。

由此可见,即便加入东方同盟集团,欧洲获得的好处也非常有限,而加入西方同盟集团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

当然,承担的风险也就更大。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欧洲就算不会完全倒向美国,倒向中国的可能性也非常渺茫。

这里,涉及到了杜小蕾在巴黎与法德意政府首脑达成的秘密协议,即中**队在二零五四年底攻入莫斯科,法德意就将支持中国。

在这份秘密协议中,法德意并没明确承诺参战。

也就是说,法德意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促进欧洲统一,毕竟在俄罗斯都迅速战败的情况下,统一是欧洲在未来世界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唯一途径,到时候将有更多的欧洲国家支持统一。

至于法德意是否参战,显然还是个未知数。

由此可见,中国在这个时候给了俄罗斯一个体面退出战争的机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不希望欧洲出现重大变故。

其次,就是中国提出的停战条件。

在中国开出的条件中,最为苛刻的一点就是俄罗斯只能保留乌拉尔山与伏尔加河以西的欧洲部分。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提出的唯一条件。

当时,中国没有提出让俄罗斯赔款,也没有提出让俄罗斯割地,更没有提出让俄罗斯交出战犯等等。只是提到了一个附加条款,即在战争结束之前,俄罗斯必须解除武装,在战争结束之后才能重建国防力量。这个附加条款,也主要是为了防止俄罗斯再度参战,而不是为了防止俄罗斯在战后成为新的威胁。

可以说,这已经是较为宽松的停战条件了。

早在战争爆发的时候,黄瀚林在“三项战争准则” 中就明确提到,中国不会借这场战争吞并、或者侵占任何国家的领土,中国没有任何领土上的野心,将在战后以合理的手段处理所有占领区。

问题是,在如何处理占领的俄罗斯国土的问题上,中国并没给出个明确说法。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很有可能通过所在地居民投票表决的方式,以民族为基础,把俄罗斯的亚洲地区拆分成几十个小国家。要知道,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总共有一百六十多个少数民族,作为主体的俄罗斯族只占人口总量的百分之四十,而且有百分之八十居住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