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二十八章 毁灭性武器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对付的,正是以病毒类基因武器。

要知道,任何病毒都很脆弱,受紫外线照射之后会立即死亡,也就会因此失去传递疾病的能力。中国开发的这套系统,主要用在战场上,即在探测到病毒类基因武器之后,在战场上空引爆一枚特制的强紫外线炸弹,通过强紫外线辐射来杀死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保护战场上的军人。

当然,病毒类基因武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传播,比如水源。

只是,中**方开发出的防御手段也非常多。

比如,中**队在二零五四年初建立了“军人基因档案库”。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便于识别阵亡将士,即通过基因对比,能够辨认出那些模糊不全的遗体。后来,中**方拓展了“军人基因档案库”的用途,使其成为对抗基因武器的最有效的防御手段,而其关键是一项在战争期间完善的生物工程技术,即干细胞培植技术。

要知道,在解决了干细胞的培植难题之后,任何基因武器都不再具有威胁了。

原因很简单,针对人类的基因武器,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某个或者某些器官,使人体机能丧失,从而达到杀死宿主的目的。在可以大量培植干细胞之后,进行器官移植就不再是难题了。说得简单一点,只要保存了患者的基因,就能够通过干细胞,在实验室里培植出任何一种人体器官,然后用培植出来的器官替换患者身上坏死的器官,而且不会发生排斥现象。

到了二零五六年,中国开始建立面向全国的“社会基因档案库”。

可以说,这些就是为可能爆发的基因战争做准备的。真要打起来,就算会让中国消耗很多国力,也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中国人能够幸免于难。可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结果就肯定不同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美国直到战败,都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基因档案库。

要知道,在大战结束之前,中国已经把基因档案库扩大到了东方同盟集团,帮助盟国建立类似的基因武器防御工程。

当时,中国这么做,主要与战前的一些谣言有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个被称为“毁灭者”的战争计划。按照传言,美国将在战败之前,用一种能够毁灭全人类的武器使中国也成为战败者。虽然很多人认为美国会使用核武器,但是细想就能发现,美国能用的就只有基因武器了。要知道,在大战期间,美国根本没有生产核武器。如果在战败前生产,产量也不会太多,不可能毁灭全人类。

战后,由中国建立的基因档案库,成为了重建人类社会的基础。

当然,在战争时期,中国针对基因武器,在很多科技领域都进行了广泛研究,比较有名的还有“人体急冻技术”。这项技术,说白了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人体冷冻起来,保证细胞在冷冻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细胞液膨胀而死亡。当然,这项技术,主要用途就是让一些得了绝症的患者能够在未来、比如十年、二十年之后,在所患疾病能够治愈的情况下,获得重生的机会。后来,这项技术的主要用途不在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