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九十七章 警戒圈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最后,这道警戒圈设在了柯伊伯带外围,即以在以太阳为核心、半径为一万天文单位上的球体表面上,以间隔距离五百个天文单位的方式,部署大约三万四千具探测器,为地球提供大约两个月的预警时间。

从理论上讲,这已经是最短的预警时间了。

以人类文明的组织程度,如果遭到外星文明入侵,在两个月里,最多只能让不到十万人搭乘光速飞船逃离太阳系,保存下人类文明的火种。至于剩下的人,要么灭亡、要么成为外星文明的奴隶。

对人类文明来说,这是非常悲观的结果。

只是,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答案是明确的,只是要让数千亿人明白这个道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谁都想成为那十万人中的一个。

结果就是,在部署外围警戒圈的同时,中国与美国展开了秘密合作。

合作的结果就是,中美两国共同出资,在美国西部荒原里建造十艘超级飞船,每一艘都能容纳一万人,并且有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储备的能源能够使用一万年,并且具备在宇宙空间中收集氢元素的能力,即在航行途中补充能源。每一艘宇宙飞船都能在一个小时内,加速到光速。

这一情形,与一百多年前的一部灾难片非常相似。

与电影不同的是,建造飞船的地点在美国、而不是在中国,建造的是飞船、而不是电影里的方舟,承担建造的是军方、而不是政fu,建造经费来自两国的秘密军费拨款、而不是从国际社会募捐。

最大的不同,还是在“乘客” 的选择上。

因为是由军方直接承担的工程,所以在挑选乘员的时候,不是卖船票,而是从全球基因库里挑选十万人。

挑选原则只有一个:最大限度的保存人类基因。

当时,全球各国都建立起了公民基因库,而且基因成为公民的第一身份证明,所以能够通过基因来甄别每一个人。

也正是如此,才能从全球基因库里,挑选出十万个基因特征完全不同的人。

当然,在理论上,只要有四百多个基因特征不同的人,就能使人类文明繁衍下去,并且在某个时候发展壮大。说得简单一些,四百多个基因特征不同的人所繁衍的后代,是确保不会出现近亲繁殖的最低标准。

有趣的是,这项工程被命名为“诺亚方舟” 。

“诺亚方舟”在二十二世纪末完成,而且乘员的甄别工作同步结束,十万名乘客名单交到了中美军方手里。只要发现外星文明入侵,中美军方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把这些人送上飞船。当然,其中大约一万人,提前被军方招募,并且提前开始接受操作飞船、维护飞船上的各种设备的训练工作。他们将是飞船的船员,也将成为这批人类幸存儿中的统治者,负责使人类文明延续下去。

当然,飞船上不但要搭载十万人,还要搭载人类文明的所有辉煌成果,甚至还得搭载让地球物种延续下去的种子。比如,两艘飞船上的超级计算机里,储存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