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百一十七章 文明的上帝

作品:燃烧的海洋|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1-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重元素。

在理论上, 除了宇宙大爆发初期之外, 只有超新星在坍塌爆炸的时候,所产生的压力与温度,才能生成这些重元素。

由此,科学家就提出,为什么不能为制造超新星爆炸?

当然,得选择一个合适的目标,比如一颗质量巨大、且处于不稳定期的恒星,然后以人为手段使其提前坍塌爆炸。

在理论上,这绝对行得通。

事实上,就算没有人为干预,那些能够在坍塌爆炸中产生重元素的恒星,其存在时间也肯定在一千万年之内。虽然在宇宙中,一千万年非常短暂,但是对人类来说,一千万年却过于漫长。

也就是说,人类不可能等到这些超级恒星自然坍塌爆炸。

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之后,科学家不得不承认,引爆一颗超级恒星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恒星爆炸后的产物。

要知道,超级恒星在爆炸之后,将在爆炸区域内形成数百亿度的高温离子云,而这绝对是人类活动的禁区,人类掌握的任何科技手段都无法确保飞船在此环境下存在,也就不可能进去收集大爆炸的产物了。更要命的是,高温离子云将存在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然后才会缓慢降温,并且在降温的时候,逐渐凝结成宏观物质,最终在重力场的作用下,再次会聚到一起,等待重生的那一刻到来。也就是说,人类至少要登上几十万年,才能从超新星爆炸中获得好处。

毫无疑问,人类不可能等上几十万年。

不可否认,在人类进化到了宇宙文明后期的时候,用人为方式引爆超级恒星来获取重元素已经是非常普遍的手段了,甚至可以说是大量获取重要资源的最为简单的手段,可是在大重建之后,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还远远不够,而且没有哪个科学家知道,能在什么时候获得这样的科学技术。

结果就是,这种极端疯狂的想法,还没开始实践就被否决掉了。

要知道,超新星爆炸,影响范围绝不限于本星系。在超新星爆炸中产生的强电磁bō,很有可能对数十、甚至上十光年外的星系产生影响。在地球的历史上,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就是一千多光年外的一次超新星爆炸的杰作。如果在影响范围之内,存在适合于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那么这颗行星上的自然环境将遭到毁灭xìng破坏,并且在接下来的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内不再适合生物生存。虽然以人类的技术手段,改造一颗位于生命带内的类地行星不是什么问题,但是这意味着需要在改造中耗费能源,以及更加宝贵的资源,最终很有可能是得不偿失。

技术手段被封死之后,人类文明就只能在别的方面想办法了。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轻易毁灭掉一个已经有文明存在的星系,而是利用这个星系的资源,甚至控制该星系文明的发展速度,使其不对人类构成威胁,从而让人类可以从容不迫的开发该星系。

在宇宙大开发时代,这几乎成为了人类文明对待低等级文明的行为准则。

经过宿命的轮回之后,人类终于成为了文明的上帝。

纟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