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199章 王翦与李信

作品:蜀汉之庄稼汉| 作者:甲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4-04-24| 下载:甲青TXT下载

他本人甚至一直坐守襄阳, 根本没有领军前往柤中。

万一在柤中被吴寇大军缠住, 冯贼此时冒出头来,则草桥关危矣!

没了草桥关,宛城就再无险可守。

南阳皆是平地,到时候关中的汉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此诚宛城不可承受之重。

“诸葛瑾名为吴寇大将军,然实则不过是一介书生,空有名声罢了。”

“此人为文吏尚可,若入军中,最多不过参军,安能独领大军?兼之现在年老,已是垂死之辈,何足为惧?”

诸葛瑾自出仕于吴寇时算起,细数其功,多是从他人出征,沾他人之功。

而单独领军,从未有一胜,屡为大魏所败,此可谓不知兵是也。

这就是为什么毌丘俭明知吴军尚未出全力,但面对吴国大将军诸葛瑾所领的大军,根本没有太过担心的原因。

“然则冯贼与诸葛瑾正好相反,此贼自犯我大魏以来,未有一败,实是大魏之大敌。”

“故而冯贼领军来犯,吾不至草桥关,如何能放心?柤中战事,只要令诸将紧守城池,想来无忧。”

想想早些年,大魏将士在襄阳和南郡之间,可谓来去自如。

南边的诸葛瑾能能奈大魏将士何?

而如今,大魏在荆州兵力竟是些左支右绌,勉强应付南边而来的吴寇。

饶是毌丘俭是曹叡一手提拔上来的,乃是魏国死忠,都不禁有些心有戚戚,只道天命不可测。

若非西边的汉国,大魏何至于此?

左右看到毌丘俭心意已决,于是又建议了一句:

“吴人来犯,将军游刃有余,故而不用向朝廷求援。”

“如今冯贼来犯,将军如临大敌,荆州背腹受敌,将军不向朝廷求援,更待何时?”

“许昌啊……”提起这个,一直胸有成竹的毌丘俭竟是有些沉默了。

许昌那边,确实还有一支禁军。

那是先帝东巡的时候,从洛阳带过来的。

后来江淮战事紧急的时候,大司农赵俨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骠骑将军,还曾领禁军南下支援。

先帝驾崩后,这支禁军就一直在许昌拱卫天子。

毌丘俭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江淮那边的战事,远比荆州要激烈得多。若是陛下抽调禁军过来,万一江淮出了事,那当如何?”

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原因。

更深层的重要原因,那就是许昌与洛阳之间,还是太近了。

许昌的禁军,还担负着防备司马懿的重任。

现在冯贼出现在武关,荆州压力骤增,而洛阳那边,反而大大减轻。

此消彼涨之下,许昌的禁军,只怕就更不能轻动。

想到这里,毌丘俭不禁就是咬牙:

司马懿身为三朝老臣,不思报国恩,反是拥兵以图自立,此可谓为老贼而不为人子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