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679章不好,又中计了。

作品:武布中华|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2-03-08| 下载:话凄凉TXT下载

回来。

这时李元胤遂即抽出战刀, 冷声喝令, “端了烽燧台。”

五更天黎明时分,正是人熟睡之时。

因为天下着雨,烽燧台内的敌军,都在里面避雨,靠着墙壁熟睡。

李际遇领着百余人,将烽燧台团团包围。

这时,几名穿着蓑衣的士卒,悄悄摸到烽燧台下,将手里的飞爪甩了甩,然后抛飞出去,抓在烽燧台上,斜蹬着台体向上攀爬。

飞爪抓住砖墙的响声,令台内百户惊醒过来,蹬了旁边熟睡的属下一脚,“老五,上去看看,我听着有动静。”

士卒被踹醒,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揉眼起身,顺着梯子往台顶攀爬,刚一露头便看见两名梁军揭开了油布覆盖的柴草。

士卒满脸震惊,还没来得急发生,白光一闪,一刀扫来,人头飞起,鲜血飙射。

墩台内的百户和士卒们,只听见一声闷响,一具无头尸体坠落,砸在地上,人头则滚到百户身前。

“哎呀,我滴娘呀!”百户和士卒惊得跳起,连忙去拿兵器。

这时“嘭”的一声响,门被粗暴的撞开,穿着蓑衣的梁军,冲进来后挥刀便砍。

片刻之间,墩台内的敌军,就被梁军解决。

这时,李元胤检查一遍,立刻让人给对岸发信号,刘家口的数千府兵和民夫,便连忙开始搭设浮桥。

天亮时分,一座简单的浮桥,已经横跨黄河之上。

这时孙传庭领着兵马渡过黄河,来到北岸,府军校尉周明立刻上前禀报,“启禀督师,北岸的墩台已经被李将军扫除。”

孙传庭问道:“李元胤呢?”

周明抱拳回道:“李将军去诈曹县了!”

孙传庭闻语,遂即下令,“大军渡河后,各部稍作休整,吃点东西,立刻向东昌和泰安挺进。”

二十万清军和北明军,驻扎于兖州和济宁州一带,他们想要北撤,只有两条路,一是沿着大运河北撤,一路是经过泰安,逃往济南。

两军只要卡住这两条路线,这二十万敌军大部就得被歼灭在鲁南地区。

~~~~~~~~

在孙传庭突破河防,向敌军后方穿插之际,从扬州附近向北撤退的梁军,忽然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郑家移交崇明岛后,高欢便放出消息,梁军与郑家和解,不打仗了。

消息传出后,南线的梁军便徐徐北撤,准备返回北线的防区。

南面没仗打,梁军陆续北返,这合情合理,清军和北明的斥候见梁军缓慢撤退,也没在意,以为只是正常回防。

可是,梁军接近淮安时,却忽然全军加速,于此同时大批船只集结于淮安附近,准备将梁军主力拉到淮河北岸。

是夜,淮江两岸,到处都是打着火炬,向北进军的梁军。

这时高欢身穿金甲,骑马驻立在浮桥边上,目光扫视淮江北岸。

浮桥上,打着火炬的梁军,如同一条长龙,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