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05 章 105、报告

作品:五零重生日常| 作者:海棠无眠| 分类:玄幻奇幻| 更新:2021-01-05| 下载:海棠无眠TXT下载

看起来格外年轻白嫩的小姑娘嘴里说出来,还真是有点难以置信。

而姚软枝给他的惊喜还远不止这些。

讲完实践体会之后,姚软枝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机械化进行了分类,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未来发展做了一个“预测”。每一个类别中按照不同环节和流程需要什么样的机械技术,全都被她条理清晰地列了出来。

耕种机械化技术、植保机械化技术、收获机械化技术、排灌机械化技术、种子加工和粮食处理机械化技术、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等等,一个个专业却又诱人的名词从姚软枝的口中说出,组成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画面。

哪怕是这些技术还都没有出现,台下的听众却都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这些机械装备距离他们好像很近了。

就连专门去苏联农场考察过,亲眼看过那些先进农业机械的董子辉,都不由浸入其中。

“这要是真的有一天,农业生产就像她说的那样,那该是什么样子啊。”董部长都忍不住感慨起来,那个时候的中国,一定也已经变得强大起来,工业发达,再也不会重蹈百年覆辙。

“怎么样?”刘智宇看出老朋友的向往,笑眯眯地问,“你说,这种水平,直接推荐来我这里读书、工作,够不够格?”

董部长点头:“肯定够了。”

刘智宇继续问:“要是跟在我身边,好好教导十来年,以后能不能当得起农机行业带头人的大任?”

“要是她能一直保持现在的状态,能当得起。”董部长微一思考,就给出了答案。

他听刘智宇说这个小姑娘才刚刚小学毕业,但是特别喜欢读书,而且过目不忘,知识积累深厚,脑子里有很多新颖的点子,如果培养起来,能够成为未来中国农机行业的领头人。

这样的赞誉,之前董部长是有点不相信的。所以刘智宇才会硬拉着他来听姚软枝的报告。

现在听了姚软枝对于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预测和规划,董部长觉得,刘智宇的看法还真没有错。

二十来岁的时候,就已经能想到整个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蓝图,那么再给姚软枝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的话,二十年后,她绝对能担得起农业机械领域的重任。

“你想要把她调到农机专科学校的话,我这里没有问题了。”董部长看着台上的姚软枝说。

刘智宇却叹了口气:“我问她了,她说要继续在兴化县工作,说做这一行的,不能脱离地气。”

董部长愣了一下,小声笑了起来,对这个小姑娘的印象反而变得更好了。从小县城调到京城,从一个工厂干部变成大学生,有几个人能拒绝?

明了轻重、懂得舍弃的人,是有大智慧的。

“那就让她在基层好好锻炼几年。”姚软枝的报告结束了,报告厅里掌声如雷鸣,董部长也跟大家一样用力鼓掌,大声对刘智宇说,“你可得好好看着她,我以后要找你要人的!”

……

田秀英那边的报告也做完了,她毕竟是一个刚刚二十来岁的姑娘,在休息期间还跟姚软枝商量,应该去京城什么地方逛逛。

姚软枝建议的都是长城、故宫、天an门、颐和园等等标志性的地方,田秀英就拉着她一起去。

“休息时间只有一天,跑不了这么多地方的。”姚软枝可没有田秀英这样的体力,连忙找理由,最后结果就是两个人跑去颐和园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过两天走之前来取。

她们开完会,还要参加这次建国两周年的阅兵,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三次阅兵。

1951年10月1日,天气晴朗,阳光灿烂。

天an门城楼上红旗飘扬,彩灯高挂。上午十点钟,典礼开始,全体肃立,军乐队演奏国歌,礼炮声震彻天地。

姚软枝站在观礼台上,向着国旗行注目礼,眼前又浮现出自己上辈子最后一次看过的一幕,七十周年国庆阅兵大典。

同样的时间和地点,穿越了历史长河的人物和角度,两个场景仿佛重叠在了一起。

姚软枝慢慢地握紧了拳头,我的祖国,必将繁荣富强!必将盛世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