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九百六十章 从头开始

作品:星际强兵| 作者:闪烁| 分类:科幻传奇| 更新:2021-02-20| 下载:闪烁TXT下载

除了技术性工作,他们从事普通劳动时的效率是普通工人的数百倍。建设新家园,几乎没有技术性工作,而且就算有也轮不到他们,因为有杨二在就不存在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

只不过,这还不是退役军人的最大价值。

用杨二的话来说,这些军人组成的社会群体,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在此之前,人类远征军是一支纯粹的军事化力量,或者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具备广泛性与可发展性。说得简单一点,人类远征军没有再生能力,也没有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有的广泛流通渠道。在人类远征军里面,杨屹是至高无上、没人能替代的统帅,而从统帅到士兵的官兵阶层是唯一的权力结构。更重要的是,不管远征军有多么强大,也无法像一个正常社会那样拥有延绵不绝的生命力。这一万多名退役军人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他们还没有强大到能够重建人类文明,但是只要能发展下去,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从他们这里延续下来的血脉将诞生一个全新的人类文明。一万多名退役军人只是一个开始,而他们的后代将成为真正的平民,成为第一批诞生在北阿尔法星系里的人类,也是第一批将莫衡星系当成家园的人类。

此时,真正的问题出来了。

这就是,繁衍后代。

显然,通过自然方式繁衍后代,效率非常低下,需要很多时间,要经过数代、甚至数十代才能达到足够的规模。即便不考虑退役军人的感情问题,也不考虑抚养后代的能力,只是通过自然方式繁衍一批后代,并且让这批后代成年,至少要二十年。很明显,这是一段极为漫长的时间。

为此,杨二提出,通过技术手段来扩大繁衍后代的规模,以及缩短后代成年时间。

简单的说,就是克隆。

当然,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难题。杨屹可以跟玉家联系,从玉家获得克隆技术,在这里制造克隆用的设备。此外,那艘飞船上也有相关技术。至于制造克隆设备的材料与进行克隆的原料,就更不是问题了。

当然,在提出这个建议的同时,杨二还拿出了一套具体的方案。

按照这套方案,需要用大约半年的时间获取制造克隆设备与进行克隆的原材料,然后花半年时间制造克隆设备,以及进行基因匹配,即制造克隆样本。在这一年时间里面,能够建造十个定居点。如果物资供应没有问题,那么限制克隆规模的就只是生存空间。即便不考虑那些来自南阿尔法星系的运输飞船,只是在十个定居点里就能安顿大约一百万居民,即第一批克隆人最多可以达到一百万。因为需要时间学习与掌握生活与生产技能,所以大约需要五年的时间来培养这一百万名克隆人。与此同时,星球的环境将得到大规模改善,基本上适合人类居住。也就是说,从第二批开始就没有人口规模限制。不出意外的话,十年到十五年就能将人口数量增加到一亿。

只是,杨屹没有立即采纳杨二的建议,因为这里面存在一个谁都无法否认的问题。

这就是,克隆人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