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十八节 骑兵火力线

作品:新明史|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26| 下载:闪烁TXT下载

即使这个统一指挥的司令部的影响力并不大仅仅只是名义上的统一而已。但是这也总算是联合行动吧。不过对于强大的明军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让阿拉伯各个部落的壮年男性走上送死的道路!

这次向明军挑战的就是六个主要部落的军队。而从西南方向而来的这股阿拉伯骑兵的数量是最多的达到了一万八千人这要比近卫军侦察兵的判断还要多出三千人马。梁岳并不知道这一点不过这并不重要对于接下来的这场骑兵之间的战斗一万五千敌人与一万八千敌人对近卫军来说并无太大的分别。

在此不得不先介绍一下杨天奉的第五军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图兹湖与克泽尔河之间的一场大规模的非传统意义上的骑兵交战。

当时第五军已经完成了突击行动正准备撤回白羊王**队的后方而杨天奉亲率一万名骑兵断后。结果他们被一支三万人马的奥斯曼骑兵拦截了下来。在几乎失去了与其他部队的联系而且没有任何时间让杨天奉来部署防御阵地的情况下杨天奉极为大胆的选择了用骑兵临时组织防线将一万名骑兵排成了三排战线这些骑兵都没有下马作战而是直接用马枪在马背上组织防线。

这是骑兵第一次在马背上用马枪进行大规模作战而且这也是明军乃至全世界军队第一次采用如此的骑兵战术。当时杨天奉也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所以只能孤注一掷结果这场战斗给骑兵提供了一种新的作战方式一种能够将火力与骑兵的机动能力完美结合起来的战术一种将会对骑兵作战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战术就此诞生了。

战斗的经过并不复杂奥斯曼帝国的骑兵现明军就一万人左右而且也排列成了宽大的骑兵战线所以立即就动了冲锋。不过明军并没有冲锋而是在杨天奉的指挥下用马枪进行了一次大“屠杀” 。虽然马背上的骑兵在使用马枪的时候必然会降低射击精度不过这对大规模作战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明军必须要在战斗中保证弹雨的密度也就是射击的度。

十装填的马枪在这里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而且三排战线的骑兵轮番向后撤退。打完了子弹的骑兵自动撤到最后面去装填子弹由后面的一排骑兵来顶替他们。虽然骑兵的战线在不断的后退不过战线上的枪声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弹雨非常的密集在第五军骑兵战线前一百步的范围简直就成了奥斯曼帝国骑兵的禁区任何进入这一范围的奥斯曼骑兵都将遭到如同暴风雨般密集的弹雨打击。

显然奥斯曼帝国的骑兵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他们的进攻就彻底的失败了。在用马枪杀伤了两万多敌人之后以逸待劳的明军骑兵动了反击。现在他们丢掉了马枪拿起了短铳与战刀最后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已经彻底失去了胜利信心的奥斯曼军队被彻底的击溃了。杨天奉在明了一种新的战术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场完全的胜利。

后来杨天奉充分的总结了这场战斗的经验与教训改进了其中的一些缺陷并且扩大了使用范围。后来第五军在进行训练的时候杨天奉还让骑兵在慢推进中试验了使用马枪作战的能力结果也让他感到比较满意。只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