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听我说谢谢你

作品:娱乐王朝| 作者:三寸刀|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4-03-16| 下载:三寸刀TXT下载

视女儿的出嫁, 在举行出嫁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开始, 女方家宰杀准备好的羊只,招待宾客。然后开始对唱活动。

对唱者一般是青年男女,这种场面非常热闹,往往通宵达旦歌唱不停。

这个时候传过来的画面,就跟唱歌有关,一处主要用来对唱的大毡房内,年轻人均穿着传统服饰,或坐或站的围成一个大圈子,拍着手应和着圈子里对唱的人。

不过如今的年轻人已经不是这么看重传统服饰了,大部分都只穿了上衣,下半身多是牛仔裤或现代的裙子。

甚至有的人只在头上戴了一顶民族款的帽子,或者身上的西装革履外面只套了件民族特色的马甲,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好在相对应的主家人身上的民族服饰还是很传统的,而且七大姑八大姨的聚在了一起,身上的穿着同样一丝不苟。

此时镜头一转,外面的来路上,新郎和伴郎们穿戴一新,骑着骏马,簇拥着向女方家赶来了,这一行娶亲队伍边走边唱“萨仁”曲子。

听到歌声,新娘就坐进床上的帐幔里,并搭上红色盖头,哭起嫁来。

同时伴娘们也头顶盖头团团围坐在床帐下的花毡上,准备对歌。

当娶亲队伍来到新娘的毡房跟前时,女方的主人们立即把新娘的毡房一侧掀起个口,伴郎们就在开口处对着新娘的床幔欢唱“加尔”曲调的劝嫁歌。

当伴郎们唱到这里时,簇拥在新娘毡房前的老年长辈们,就会不约而同地齐道“万福”。

唱罢劝嫁歌,紧接着伴郎们和伴娘们对歌。

对歌的形式多样,男女互相对唱,互相盘问,诙谐逗趣,一直到一方无歌以答,无词以对,才算对方赢了。

上述对歌完毕后,新娘唱“森斯玛”(辞别歌),以哭嫁的形式辞别父母、家人。

新娘出嫁中的哭嫁,是哈萨克族流传下来的最为传统独特的习俗,而唱《哭嫁歌》是一种表达对要出嫁姑娘的不舍之情的方式。

《哭嫁歌》一般包括《告别歌》《送别歌》。按照风俗,姑娘出嫁离开父母时,要唱《告别歌》。

《告别歌》表达新娘离开娘家前对父母、哥嫂、弟妹、乡亲们的怀念和依依不舍的心情,听来楚楚动人。

母亲和亲人要唱《送别歌》,如哥哥唱给妹妹的《唱给妹妹的歌》等等,《哭嫁歌》特点鲜明,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包含人生哲理。

这段过程的画面,让泰勒几乎全程都在大张着嘴巴,她从没看到过结婚娶亲的过程,都是用唱来代替语言的,而且颇具民族特色的歌声跟华国的流行乐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类似于山歌的旋律和听不懂的歌词,让小妮子一直都处于惊诧状态,同时眼神里的兴奋始终闪动个不停。

其实这些场面刘清山等华国人也没见识过,一样感到了惊奇跟不解,因为他们也听不懂歌词部分。

尤其是王保强,嘴里一直在念叨着这么两句:“你看人家,你看人家,这样的迎亲方式才叫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