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0616章 袁绍的小心思

作品:召唤之三国霸业| 作者:雪恋1988|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3-17| 下载:雪恋1988TXT下载

这两父子乃是汉室宗亲,楚王刘交的后裔,本朝数一数二的大儒,著述无算,但同时这两人也是本朝谶纬学的大师,他们通过《易》经,发现“五德始终说”排出的朝代轮替有问题,接着又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里找到了关于“五行相生”的说法,于是他们就得出了一个结论,五德始终说的王朝排序不正确,应该从伏羲算起,而不是黄帝,另外王朝之间的更替也不是相克的关系,而是相生关系。

********为此专门写了一本叫《世经》的书,重新设计了一个更为恢弘的世系表。根据这个表,太昊(伏羲)是当然的第一位,承木德,然后是炎帝承火德,皇帝承土德,一直算下来后,大汉应该是承火德。

改“德”牵扯到天子和朝廷的体面,而且当年从水德改到土德花了一百零二年的时间,这一次当然没有必要轻信“汉应火德”的说法,所以此事无人理睬,但过了一段时间,它却被王莽所青睐。

王莽建立新朝后,立即迫不及待的宣布,根据刘歆“五行相生”的学说,汉室是尧的后裔,属火德,而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属土德。火生土,所以他的新朝接替汉朝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还特意派了个叫张邯的儒生去给百官解释。

本来“汉应火德”只在儒士之间流传,王莽拿这个做了篡位的借口后,这学说立即名震天下、人人皆知。

当时天下人非常痛恨王莽,凡是王莽反对的都坚决支持,凡是王莽灭掉的都要重新光复。王莽以土德篡掉的“火德”原来是不被朝廷承认的,但后来的刘秀等中兴者认准了大汉应承的就是火德,土德没人提了。

光武帝刘秀中兴大汉后,定都洛阳。这个洛阳的“洛”字带水字边,与火德相冲,不吉利,于是光武帝下令去掉“水”字添了“佳”字,改成了雒阳,接下来“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至此,“汉继火德”终于为皇帝和朝廷所承认,朝堂上下火红的一片。

“五德始终说”从光武帝开始,演变成了两套算法:一套是邹衍从黄帝起算的五行相克法;还有就是刘歆开发出来从伏羲起算的五行相生法。这两套五德系统并行不悖,都流传到后世。不过“五行相生”法后来居上,逐渐演变成主流。

按照“五行相生法”的推演,辕涛涂是大舜的后裔,舜是土德,袁家也就是土德,火生土,恰好可以取代大汉的火德。也就说,袁家应该建立一个王朝以取代刘家的大汉天下。根据这个谶纬的猜测,再加上“五德始终说”的补充,袁家已经肯定成为那个应承天命取代大汉的“涂高”者了。

这个传言到了今年正月的时候,已经流传的非常广泛了,各地州郡大吏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保持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沉默。

目前,袁家有两股很大的势力,一个是洛阳的袁绍,一个是扬州的袁术。

袁绍占据了司隶大部、豫州大部和荆州的南阳,势力非常庞大,而袁术也占据了半个扬州以及徐州的一个郡,实力同样不弱。

不过,袁氏兄弟的实力如果和河北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