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0776章 理想主义者袁绍

作品:召唤之三国霸业| 作者:雪恋1988|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1-03-17| 下载:雪恋1988TXT下载

兵力上,诸侯联军足足是北疆军的两倍,占据很大优势。看样子,只要曹操、刘备能及时赶回定陶和昌邑一线,集结二十万大军和李翊对抗,战线就能稳定下来。

战线稳下来后,就是相持期。

利用这段时间,各路诸侯可以从容征调民夫、粮草和军械迅速赶到中原。虽然粮草军械主要由荆州、豫州和洛阳等地支撑,但以这三个地方的富裕,让几十万大军打个半年应该不成问题。如果财赋太紧张,就以天子名义下旨临时增收赋税,无论如何也要撑下去。

大战持续的时间越长,北疆军就越困难,河北财赋就越紧张。河北的财赋出自冀州,数量有限,而自己这边的财赋就要充足很多,主要出自荆州、豫州,洛阳和河南尹,还有徐州南部的数个郡县,另外,江东四郡也有可能给予一定的支援。

等到北疆军支持不下去了,决战时间也就来临了。这场决战的胜负,将直接决定大汉王朝的命运。

这一仗,只能赢,不能输。

袁绍在做这些算计的时候,却是完全没有想过,尽管军队的数量,诸侯联军的确是占了绝对优势,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却不是这么算的。

北疆三千多万人口,才供养了三十一万大军,而且这些大军都是百战之兵,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而包括他在内的众诸侯呢,治下人口不过是一千万出头,却供养了如此数量的大军。他们的这些军队,可以说是囊括了几人治下的所有上到六十岁,下到十几岁的所有男人,至于说装备和训练,更是无法跟北疆军相匹敌。如果双方在野外相遇,一万北疆军足以轻松战胜两万诸侯联军,甚至是三万诸侯联军。

唯一对诸侯联军有利的是,他们基本上都处于防守状态,可以利用城池等防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训练不足,装备不足的劣势。

………………

袁绍连夜把许攸、逢纪等心腹谋士请到了大帐,详细述说自己制定的迎战之策。

中原大战的规模、时间以及重要性远远大于前年的冀州大战,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所以重建皇权的威仪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没有鲜明的大义,没有对大汉的忠诚,没有对兄弟的信任,失败的命运将不可避免。

这是各路诸侯第三次联军抗敌了。

第一次讨伐董卓,有大义,有忠诚,但没有统一的指挥,彼此间更缺乏信任,失败了。

第二次讨伐李翊,还是犯了同样的错误,结果还是失败了。

第三次如果再不吸取教训,还是重犯同样的错误,大家都完蛋,都到地底下去一争长短吧。

袁绍决定亲自赶到许昌面见天子和朝中大臣,主动承担起挽救社稷于即倒的重责。

“以八百里快骑急告刘表、曹操、刘备,请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许昌议事。”袁绍神情凝重的说道,“此次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都要在尊奉天子的前提下,依靠朝廷的力量,击败李翊,拯救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