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6 节 佳宁集团谋杀案

作品:刑侦记者手记:真实罪案的生死簿| 作者:声工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3-05-04| 下载:声工厂TXT下载

佳宁谋杀案

以前上班我们吃午饭的时候,总有个小习惯,就是谁吃的少谁就讲个笑话,这是为了敦促那些不好好吃饭,每天喊着「减肥」的同事,有个好身体,才能写出好文章,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讲笑话已经满足不了编辑室内人们的重口味,于是,就变成了讲血腥离奇案件,我们主编美其名曰:营造写稿氛围,有助于消化。

佳宁谋杀案,就是我们一个资深老编辑给我们讲的,毕竟这样的陈年旧案,也只有他那个年龄段的人印象最深,如果不是他给我们聊了那么多,想必到现在我都不一定知道这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虽说我也是做相关工作的,但真涉猎不到距离远且年代久的案子。所以说,分享是个好事情,能够长「姿势」。

说起这个谋杀案,是发生在八三年的时候,这个佳宁不是一个姑娘的名字,而是一个集团的名字,这个案子又称佳宁集团诈骗案,是当时一起轰动一时的经济诈骗案,这个佳宁集团在中国香港地区,令人意外的是这个谋杀案,跟一场官司有关,而且它跟钱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要说这起案件有多夸张,这么跟大家讲吧,它是「世纪两高一长一百一十」,什么意思呢?看我的翻译。

直到2001年12月13日才审结的世纪累讼,涉及的贪污诈骗款项达66亿元,诉讼费高达2亿多港元,整个案件的调查过程长达17年,审查资料数百万份,调查和追缉范围远及三大洲十多个国家,创下了目前世界司法领域里的一系列「吉尼斯世界纪录」。

1984年7月,被捕后的男主角陈青松曾经对调查一宗涉及佳宁谋杀案的法官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人是我想干掉的话,首先就是钟正文,其次是霍礼义。」那么,他简短的陈诉里,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惊天阴谋,我们拭目以待。

事出反常必有妖莫名开始的离奇死亡

有了案子,就一定有受害人,紧接着,三个和案件有密切关系的人士,先后离奇死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三个死者一个律师、一个法官,还有一个财务总监,他们不光跟这个案子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还无一例外都跟陈松青有着微妙的联系。

佳宁出事后,拯救佳宁集团的一路上,佳宁置业的债务约为33亿港元,而整个佳宁集团总债务约为60亿港元。然而死神已经做出了判决,佳宁拖不了多久了。接着,令人震惊的事发生了——在新界一片香蕉林里,发现了伊巴谦的尸体。

伊巴谦当时任裕民财务的助理总经理,7月18日,他被勒死在丽晶酒店的客房内。麦舜生很快被逮捕,稍后被判决罪名成立,警方认为尸体在客房里被装入旅行袋,然后转到的士,再转到一辆租来的车上,最后扔在了香蕉林里。麦舜生说他只是负责处理尸体,而检查官安东尼·达克吉向法官作证时表示,麦舜生告诉警察,谋杀是一个在逃的韩国人受陈松青之命所做的。

对证券监管专员来说,谋杀案的重要意义在于打开了裕民财务的真相之门。到底是什么真相?竟然闹出了人命,作为案件调查的一部分,警察调查了银行的有关人员,搜查其办公室,并对其同事问话,而另一个姓钱的助理则被传唤辨认尸体。在伊巴谦的遗物中,有一本详尽的日记。钱助理也向警方回忆了谋杀案当天的事情,警方虽然完全不相信告发者所言,陈松青与谋杀案有关,但仍然发现一些涉及到佳宁的,难以解释的事情,于是召来调查佳宁公司的调查员。

裕民财务和陈松青之间的密切关系直至此时才终于浮出了水面,裕民财务的内部纪录表明,截止1983年4月,向陈松青提供了超过了40亿港元的贷款,其中90%以上是美元贷款,这就是说正是港元汇率的下跌令处境更加恶劣。这些贷款记入了陈松青的一系列公司名下,这些公司在法律上与佳宁没有关联,但显然大部分贷款主要供佳宁集团运用。佳宁的重组计划中没有提到裕民财务的债务,但据监管机构的一份内部文件指出,其他债权人得悉真相后「震惊万分」,佳宁置业也随即清盘。

整个关系因为最后的一幕,伊巴谦在丽晶酒店被勒死,受到大家关注,正当伊巴谦在房间内等候之时,陈松青和何桂全正跟裕民财务的奥斯曼和钱助理一起,安排再借贷400万美元的事宜。直到审讯麦舜生时,裕民财务与陈松青的合作才被监管机构所知知。

最终,虽然法官认为谋杀案与佳宁没有关系,但警方却掌握了一些涉嫌诈骗、贪污的证据,继续调查。从9月18日开始,警方对佳宁集团、裕民银行、的近律师楼、罗宾咸会计师行和陈松青的私人住宅进行了一系列的搜查,取得100多万份文件。

10月11日,佳宁集团被债权人申请清盘。集团执行董事何桂全试图逃离香港,前往马来西亚,但在机场被捕。接着,陈松青被拘押审查。警方随后扩大逮捕范围,包括的近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两名核心人物,黄兼乾和潘兆忠在被捕前离开了香港。高级合伙人约翰·温布斯得知自己被控罪,从伦敦回到香港。

1984年4月13日,星期五,在伊巴谦谋杀案的聆讯前夕,约翰·温布思在自己的游泳池诡异地自杀了。另一名是法官柏嘉,他于审结陈松青等人后一年,于塞浦路斯发生交通意外不治丧命。

从这一刻起,陈松青的传奇结束了,接下来是漫长的调查与法庭审讯。

这个老陈到底是怎么发迹的?

陈松青就是今天的男一号,前佳宁集团主席,1983年10月与公司董事何桂全被拘捕,控以诈骗罪名,当时佳宁集团负债100亿。在他被捕的一个月前,警方开始调查佳宁集团,并提出检控陈松青等人涉嫌诈骗。

说起他的发迹史,那真是一个金钱堆砌起来的华美大厦,陈松青这个人来自新加坡,1977年底他成立佳宁集团有限公司,成为集团主席,在香港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就像讲故事一样,不到10年时间里,佳宁集团的一把手陈松青,赤手建立起了一个资产近百亿港元,业务囊括地产、酒店、航运、旅行社等诸多方面的「佳宁商业帝国」。

这时候,谁能想到他1972年从新加坡来港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工程经理。这一年陈松青37岁,他在新加坡普通平凡的土木建筑行业失败破产后,于6月份凭着一张为期三个月的短入境签证来到香港,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机会……幸运的是,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被钟氏兄弟聘任为项目经理。当时,钟氏家庭是香港赫赫有名的大地产开发商,钟正文则是这些弟兄当中的一个。

1975年,陈松青在钟正文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地产公司,钟正文是主要投资人,并在其后与他共同组建了一系列合资公司。

凭着无可比拟的自我包装能力,陈松青树立起了自己在地产界良好的信誉,这个会包装的人有三年时间里,就连香港的许多经验丰富的商界老手们都相信,无论陈松青承诺什么,他一定能做到。

70年代下半期的空前繁荣,让人们把大笔的钱从各个方面投入房地产,在那个黄金时代,开发商可以挣到成倍的利润,可以通过预售后再建楼,住宅单位的所有权可以多次转手,在工程完成和入住前,价格就翻了几倍。他公司的第一个地产项目仅投入250万港元,但最终实现的销售额却是620万港元,在那个阶段,每年的交易额都不算太大(平均金额不超过100万美元),陈松青在这些交易里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佳宁诞生了,把银行贷款当成自己的财富

1977年下半年,陈松青开始组建佳宁集团,「佳宁系」的第一家公司是佳宁杀虫专家公司,当年11月和12月,又相继成立了佳宁控股等,这些公司均由邬开莉,一位刚从浸会书院毕业不久的年轻女士出任董事,神奇的是,她在负责这些公司时,还未毕业,一个大学生竟然成了董事长。

之后,转让给裕民财务的经理亚伯拉罕·贾法的十万股股份并未披露,陈松青的另一家公司购买的额外股份也未记录。在公开出售期间,美汉公司的股价获得「支持」,这样便不需要购入不必要的股份。至3月收购结束时,佳宁集团持有美汉公司发行股本的75%左右,陈松青就此建立了自己的上市公司基础。与收购美汉公司同时进行的,是陈松青在第二条战线上更为「壮观」的收购之战,那就是对金门大厦的收购。

时间来到1980年1月10日,陈松青和钟正文签署了一份关于金门大厦的购销协议,价格为9.98亿港元。

金门大厦收购的消息传出后,一直「默默无闻」的佳宁集团「一夜成名」,成为香港投资界和传媒最热门的话题,就连过街的老太太都知道这个传奇的集团。

佳宁收购金门大厦的消息之所以如此令人震憾,除了出售方香港置地的名气外,还因为当时香港地产界还从未有过整幢一级商厦出售的先例,而佳宁所开出的近10亿的购买价格,在当时的地产交易中,亦属空前的「天价」。

而据有心人翻查当时的公司资料,佳宁过去只是在香港购买了一些不起眼的物业,而且刚刚才收购了宝光实业属下的美汉地产,取得上市地位。

面对这匹突然冒出的地产「黑马」,全港都在猜测这是怎么的一回事。而「佳宁」背后的真正实力人物陈松青又是何许人也?至于收购的资金来源,说法更是千奇百怪,有人说他的资金来源是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也有人说是来自印尼政界高层,也有人说是新加坡或马来西亚。对于这种种市场传闻,佳宁不但未作澄清,反而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神话开始了,大家无形中开始加入编织宏伟梦幻大厦的队伍。

更加重要的是,裕民财务还私下同意不把因贷款给他们公司而持有的抵押品进行登记。这使得陈松青可以把贷来的款项当作自有资金向外界展示,从而给整个传媒和投资界以「资本雄厚」、「信用卓著」的印象。

佳宁集团的大步扩张

对美汉地产公司和金门大厦的收购,标志着佳宁故事第二阶段的成功结束。

在陈青松的「佳宁帝国三步曲」里,第一阶段是陈松青在钟正文的资助下,在香港打下事业基础,创办了自己规模适中的企业,积累了适当的个人资产,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保持绝对商业机密的融资渠道;

第二阶段是光芒四射地进入公众舞台,到1980年5月标志着这一阶段的结束,陈松青已完全控制了他的上市公司美汉。

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一种近乎病态的扩张冲动,而整个计划的基础则是持续不断的「托市」行动。

首先是不断发出声明或「泄露」精心策划的内幕消息,其次则由佳宁在本阶段策划的一系列扩张行动形成诱人的前景,第三部分则是在市场上几乎每天都抬高股价,尤其是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整个阶段,该集团事实上是本身上市公司股票的大买家。6月底,佳宁收购完成后暂时停止的「市场发动机」又重新启动了,他的子公司成为股票市场上的大买家。

到这个时候,股份可以当钱用的概念出现了!

如果回顾一下那一时期的股票交易,人们将会发现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市场操作过程:第一阶段市场操作相对较小,目的是接管上市公司阶段,维持6港元的市价;接下来在6月的操作则是制造市场气氛,把股价推高,令佳宁股份的成交量增加;8月的操作则是为了在8月14日截止过户之前买入更多的股票,以收取股息,更重要的是收取红股。

人们可以预计它的步伐,佳宁到年底前就可以成为亚洲最大的旅行社。佳宁的「大动作」看来已经准备就绪,《焦点》对此的报道是,「佳宁横扫捷联」。

崩溃只差一个点金钱大厦开始土崩瓦解

1981年的其他「大动作」也把陈松青和钟正文拉到了一起,但陈松青显然是主导者。

第一个项目是在参与加州奥克兰市的发展计划,投资金额约1亿美元。其中陈松青占75%,钟占25%。第二个「大动作」有着更长远的重要性——钟正文开始介入捷联的运作。198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陈松青的佳宁和钟正文的益大是并行操作的,陈松青是益大的影子董事,令钟正文可以从马来西亚裕民财务有限公司近乎无限止地贷款,并为钟正文安排益大股份的大量交易。从2月到11月,两人几乎每天早上在富丽华酒店咖啡室喝咖啡,商讨两人的战略战术。

这些大规模的投资活动仍不能让陈松青满足,1981年中,他组建了自己的航运王国,然后又通过收购其昌人寿水火保险有限公司,他旗下众多的公司有自己的一套规则:这些公司有些是个人或家族的,有些是上市公司,有些则完全在幕后,只持有所有权,但所有公司都能乖乖听其主人吩咐,执行行动计划。

1981年的大部分时间,钟和陈松青都忙于在一起或独自扩张。但到11月,情况有些不妙,他们的扩张一直是靠自己集团内买卖上市公司的股份,以维持股价,令股票可以作为贷款的抵押或收购其他资产的货币,但这种做法迟早会崩溃。

一败涂地绝非偶然背后的龌龊真相

在陈松青眼里,钟正文与霍礼义是「谋杀」了他一手创立的「佳宁帝国」的元凶:霍礼义是通过行使其证券监管专员的权力,而钟正文则是「卑鄙地背叛」。

实际上,就在陈松青和钟正文还在忙于大肆扩张时,香港的地产市道已经回落,再加上利率高企和股市下跌,还想不出售资产,而仅凭股票的抵押融资来应付巨额开支和沉重的债务,已经根本不可能了。而在这时,陈松青的一个错误判断导致了两人裂痕的产生。这一失误就是奥克兰的投资计划。其实早就有人提醒过陈松青,这一计划投机成分太高,风险难以预料,但陈松青不予理会,与此同时,台北的Sesame酒店计划也遇到了类似的财务困难和政治危机。

然而到了1981年底,计划面临失败时,陈松青拒绝从钟手里购回股份。昔日的金童不再为他带来收益,钟正文开始变得紧张和多疑。与陈松青相比,钟正文的经营手法更为传统,而且也许更关心自己的资产,这令他比陈松青更早意识到他们的「摇钱树」开始陷入泥潭。他发现,与陈松青合作的5项计划让自己承担了高达13亿港元的债务,而这很可能意味着破产的结局。这时钟正文开始撤退,而不顾丢下昔日为他带来滚滚财源的伙伴的后果。

对物业买卖的意见分歧,也让钟正文开始审视陈松青以他的名义进行的大量股票交易,以及为了贷款而把股票抵押给裕民财务的情况。钟正文开始认为陈松青在用他的股份谋私利,而裕民财务(股份的托管人)和获多利也跟陈一起对他「干坏事」。钟正文开始为难陈松青,以便陈松青能够以优惠条件让他脱身。钟正文找人调查陈松青早年的生活,因为钟正文可以揭发整个事件,陈松青、裕民财务与获多利只能屈服于这种的商业勒索,与钟正文和解。和解对佳宁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因为佳宁此时正试图努力在滑落的市场上保持自身股票的良好势头。

正在这时候,裕民财务的洛雷恩·奥斯曼决定出售他所持有的佳宁股份,令佳宁股价受到更大压力——虽然直到1983年7月还在安排他们银行给陈松青以更多的贷款,但奥斯曼从1981年11月就开始出售所持有的佳宁股份和认股权证。售价由12月的近6港元到1982年3月的低至4港元,这段时期他售出了约800万股。

原来一直有利于陈松青扩张的股市也开始背叛他,在公司面临一系列财务危机的时候,会计师的「财技」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为惊慌失措的陈松青所依赖。对佳宁来说,聘请约翰·马素是为了让监管机构觉得佳宁有个值得尊敬的头面人物,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却是陈松青的另一着败笔。

更糟糕的局面出现了

市场的转折在当年下半年突然发生,香港贸易的主要市场出人意料地陷入严重衰退。钟正文继续勒索佳宁、获多利和裕民财务,借此打击陈松青,而他自己的股份交易情况也受到收购委员会的审查。最重要的一点是,钟正文坚持说他和詹所从事的交易曾得到朋友指导,钟正文不肯向委员会透露这位朋友的姓名。但他告诉了时任证券监管专员的霍礼义:那是陈松青。对股市的另一个冲击来自一家珠宝公司的突然倒闭。

佳宁的死期近了。

但即使公司破产之际,钟正文仍然为陈松青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在钟正文潜逃和益大公司清盘后,钟正文的公司现出了真面目,调查人员早在10月份,就清楚地知道益大欠下银行10亿元债务。按比例计算,佳宁的债务至少在此数目以上,因为益大就像是佳宁的影子。这样,佳宁关于发售5亿港元优先股的申请就显得完全不合时宜,证券监理专员指出了这个事实,并建议银行调查这些公司,制定一套现实的方案。股份发行计划被取消了,但没有银行进行调查,证券监查委员会在1983年3月7日委派调查员进行调查,益大的文件和历史成为调查的目标。

他们的调查很快表明,佳宁和益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5月13日,调查员的调查行动开始扩展至佳宁。佳宁的整个故事迟早会浮出水面。

审判以后的疯狂

自从案子被推至众人面前后,陈松青与司法部门的恶斗,有其制造财富的狠劲,自1983年来,多次向法庭申请永久搁置聆讯,令香港官方要负担近两亿元的诉讼费。

至1986年10月方审结,陈松青承认两项串谋讹骗两亿八千万美元,但主谋陈松青只被判入狱三年,其中一年多更在羁留病房中渡过,这不禁令人一头雾水。

至1987年主审按察司以控罪重复为理由,裁定陈松青毋须答辩,当庭释放。按察司后来深受批评,指其判错案,结果按察司于1988年辞职。律证署并没因陈松青在主要控罪开脱而放弃,继续控以陈松青其他罪名。

反思

1980年9月和10月时,陈松青的团队还缺乏经验。陈松青和何桂全虽然想做大买卖,但仍然是上市公司事务的新手。邬开莉显然能力不足,她似乎曾向陈青松表示她想离开。而专业的顾问们,包括获多利、的近以及罗宾咸对事件的发展起着实质性的作用。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他们的帮助确保了陈松青在扩张阶段的成功。如果不是这样,佳宁以后的发展可能完全不同。

陈松青一开始取得成功是因为裕民财务的纵容,他的资金来源没有被揭露。而佳宁地位的稳固,则依靠专业顾问们帮助隐瞒了金门大厦交易的真相。在金门大厦粉饰的商业帝国后面,钟正文和陈松青继续下去,引至更多人遭受损失,也许温布思的自杀是赎罪的一种方式。

在佳宁案件爆发时担任香港证券监管专员的霍礼义这样写道,「我常常觉得佳宁的故事就像一部精彩的小说或电视连续剧。它有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应该具备的所有要素:既有高度戏剧化的谋杀与自杀;也有大自然里台风般的风暴吹袭,还有着社会生活中警察和当局的介入;更有着香港、加州和曼谷的大宗地产交易——除了色情因素不太多之外,可以说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