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十一章

作品:折枝(双重生)| 作者:糯团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2024-02-18| 下载:糯团子TXT下载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雨雾蒙蒙,乌木长廊掩在烟雨之中,沈砚默不作声,拂袖离去。

岳栩亦步亦趋跟在沈砚身后,一手撑着油纸伞。

他既擅用毒,自是知晓坠仙丹的厉害,若是寻常医者,根本辨不出,也无解药。

雨水溅落,不多时,青石板路水雾泅湿。

沈砚走得极快,玄青袍衫在风中拂起又落下,心口忽的疼痛难耐。

青玉扳指紧攥在手心,红印显而易见。

左手手腕处,亦有一道浅浅的疤痕。

沈砚垂目,如烟雾眼睫低垂,白净手指轻抚过那道伤痕,沈砚眼中掠过几分狠戾。

坠仙坠仙,无人比他更清楚坠仙之痛,百爪挠心,似有千万蝼蚁钻心刺骨。

心口又一次泛疼,沈砚捂着心口驻足,雨雾笼在他头顶。

头晕眼花,眼前阵阵发黑,手腕上的旧伤好像也开始泛疼。

岳栩慌张上前,紧缩的瞳孔暴露了他此时的焦急不安。

他赶忙上前扶住:“主子!”

玄青衣袍染上雨雾,沈砚抬手,双唇阖动,尚未来得及发出只言片语,倏地眼前一黑,沈砚整个人直直往后倒去。

耳边只剩岳栩的惊呼:“殿下!殿下!”

……殿下?

思绪纷杂错乱,沈砚双眉紧皱,怎么是殿下,他不该是……陛下吗?

烟雨淅沥,金明寺的钟声遥遥传来,空中梨花香交叠。

临月阁院中乌泱泱的一地,侍女垂手侍立,有胆大者踮起脚尖,悄声往里张望。

那窗纱乃是秋香色,远远望着,似碧玉环佩。

暖阁内,紫檀嵌玉屏风立着,一着深色长袍的老朽坐在太师椅上,手上拿着一方眼镜。

红绫裹着的锦匣内放着一颗棕色药丸,大夫凑近瞧,半晌,终收回眼镜。

他朝宋老夫人点点头:“看着和医书所记一样,应当是还魂丹没错了。”

众人长呼口气,眉梢眼角雀跃尽显。

白芷和秋雁喜极而泣,这么些天,两人的眼睛都哭得红肿,如杏仁一样。

相互挽着手,秋雁声音哽塞:“太好了太好了,姑娘有救了。”

满屋子的人悄悄拿丝帕拭泪,独上首的宋老夫人皱着眉,命人备下赏银送走大夫后,宋老夫人拄着沉香拐杖,面上忧愁不堪。

柳妈妈取来青缎引枕靠在宋老夫人背后,她轻声:“老夫人,这还魂丹找着了,你也不必再忧心,方才大夫不是说了,只需半个时辰,姑娘便可转危为安。”

那还魂丹是宋老夫人散尽好些家财换来的,价值连城。

宋老夫人捂着心口,满是皱纹的一张脸愁云惨淡:“不知怎的,我这心总觉得不安。”

柳妈妈温声宽慰:“想来是这几日累着了,老夫人何不唤大夫前来瞧瞧?”

宋老夫人叹息:“倒不是为着这个,罢了,瞧瞧枝枝去。”

帐幔挽起,宋令枝巴掌大的一张小脸孱弱苍白。往日那双能说会道的眼睛紧闭,薄唇紧闭,血色全无。

腕上的脉象虚弱,宋老夫人挽着宋令枝的手,眼中垂泪。

柳妈妈捧来锦匣,又命白芷端上温水:“老夫人,老奴伺候姑娘用药罢。”

那还魂丹躺在红绸之中,宋老夫人轻瞥一眼,淡声:“我来罢,你扶着姑娘,仔细别让她叫水呛着了。”

柳妈妈依言照做。

园中雨丝飘渺,众人目不转睛,恨不得目光穿过屏风,去看那还魂丹的妙处。

倏然,园中一道青灰影子掠过,魏子渊疾步如风,穿过影壁,唬得檐下的丫鬟一跳。

宋老夫人在暖阁听见:“何人在门口喧哗?”

丫鬟忙扬高声:“老夫人,魏子渊有要事找。”

毡帘挽起,魏子渊垂手入屋,伏首跪地。

宋老夫人忙让人扶起,又命看座:“丫鬟说你有要事寻我,可是为着枝枝的事?”

魏子渊不语,只低头,借茶水在案上落下两字:试药。

宋老夫人一惊,扶着柳妈妈的手站起,细细端详魏子渊,又转首望榻上奄奄一息的宋令枝。

层层帐幔后,宋令枝无声无息,面容憔悴,似一尊通透易碎的璞玉,惹人怜爱。

那还魂丹还在案上,无人敢触碰一二。

宋老夫人一手拄着木拐,眉间紧拢:“你这孩子想得倒是仔细,只是这一时半会,我上哪去找人……”

魏子渊不假思索跪地:我。

他在外谋生数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自是见过不少骗子坑蒙拐骗,还有人因此丧命。闻得宋老夫人寻得还魂丹,魏子渊当即赶来临月阁。

他伏首:若是半个时辰后我无恙,老夫人再给姑娘用药也不迟。

满屋寂然,只余窗外雨声飒飒,婆娑竹影摇曳生姿。

良久,头顶终传来宋老夫人一声:“柳妈妈,取还魂丹来。”

……

雨声潇潇,春寒料峭。

三两小丫鬟凑在抱厦外,拿手去接檐下的雨水,又冻得直哆嗦。

“这都入春了,这天怎的还如此冷。”

“哪里冷了,你没瞧前日那魏子渊。”小丫鬟压低声,“当时我就站在檐下,听见里面的动静,可吓人了。听说那根本不是救命仙丹,而是毒药。幸而魏子渊只吃了一点,才保住一条小命,如今还在屋里躺着呢,那身子跟冰碴儿一样,嘴唇都是紫的。”

“那还魂丹是假的,那我们姑娘……”

“小点声,仔细老夫人听见了,让人打了你的嘴。”

雨势骤急,小丫鬟赶着进屋避雨,无人发觉角落还站着一人。

贺氏遍身素净,掩唇轻咳两三声,眼中忧虑重重。

侍女款步提裙,自游廊另一端走来:“夫人,奴婢打听清楚了,宋老夫人如今在小佛堂。”

贺氏点点头,转身:“走罢。”

侍女面露迟疑:“夫人……夫人真要为公子提亲?奴婢说句不好听的,那宋姑娘……”

“住嘴。”贺氏难得急眼,冷声斥责,“这话日后不可再提,宋家于我们有恩,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该忘恩负义才是。且贺鸣同我一条心,他也是喜欢枝枝的。若是借着喜事冲一冲,枝枝能越过此劫,那就再好不过了。”

小佛堂檀香氤氲,宋老夫人跪在蒲团上,口中念念有词,双眼垂着泪珠。

柳妈妈亦是表情悲怆,倏尔转身,瞧见往这边走来的贺氏,忙忙拭泪迎上去:“贺夫人。”

贺氏伸手搀扶:“不必多礼,我今日来,是有事寻老夫人。”

……

细雨绵绵,闲云阁正房内,青焰未尽。

柳妈妈亲自沏了上等名茶,端至宋老夫人和贺夫人身前。

一个眼神,屋内伺候的丫鬟婆子皆福身,悄声退下。

松石绿软帘挡住园中雨丝,宋老夫人眉眼震惊:“这事,可曾知会过贺鸣不曾?”

贺氏笑着点头:“他自是知道的,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也没有不应的理。”

宋老夫人担忧:“虽如此说,然若是贺鸣不愿,我们也不好强人说难。”

贺氏弯唇:“老夫人不知道,贺鸣心悦枝枝已久,今儿这事,还是他亲自找的我。只是我们家如今……倒是得委屈姑娘了。”

宋老夫人摇头:“这事该是贺鸣委屈才是。”

冲喜一事,往日只有贫苦人家才舍得将孩子送出。贺鸣如今已是举人,且春闱在即……

贺氏笑笑:“老夫人多虑了,此乃喜事一桩,该高兴才是。”

宋老夫人连声点头:“这话很是。”

宋瀚远出门远行,姜氏又不管事,如今府上只有宋老夫人操持家务。

贺氏当即叫人办泥金庚帖,写上贺鸣八字,又命人送通书来。

宋老夫人难得展露笑颜:“虽说一切从简,然该有的礼数也是不能少的。”

“我前儿寻高人替枝枝算过一卦,若是成了亲,得半年不见亲眷,方可护余生周全。我想着家里在西山也有避暑山庄,何不将新房设在那,一来也应那高人的话,二来那山庄清净,也方便贺鸣念书。”

宋老夫人满脸堆笑,“左右不过半年,那山庄又有上千人伺候着,断不会委屈了两孩子,您瞧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