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节 核心家庭的主导地位

作品:中国式家庭面面观| 作者:书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1-08| 下载:书凡TXT下载

家庭是现代都市和工业社会最主要的家庭模式。

从社会学角度看,一个正常的核心家庭从建立到结束,半个世纪左右家庭生命周期中可以分成若干阶段和时期,且各阶段与时期均有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特征。家庭生命周期一般要经历五大阶段和八个时期。即:“新婚阶段” 、“子女婴幼阶段” 、“子女学龄阶段”(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子女就业阶段”(包括前期、后期)和“老两口阶段”。中年家庭是指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时期中,夫妇平均年龄在35~54岁之间,长子女年龄在7~24岁之间的核心家庭。按照这一划分标准,“子女学龄阶段”中期、“子女学龄阶段”后期和“子女就业阶段”前期家庭即为中年家庭。随着近年来来社会、经济发展巨大变化的影响,核心家庭面临着新的问题,特别是受社会就业格局变化影响,中年三个不同时期家庭就业人口、负担系数和就业人员收入水平出现的较大差异,不仅直接导致三个时期家庭之间收入、消费水平差距的明显拉大,进而也影响了中年家庭整体生活水平。随着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落实和社会救济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年家庭中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进高校深造的机会越来越多,子女在学时间的延长和学生在各时期教育收费的不断攀升,中年家庭抚养子女的经济负担明显加重。现目前核心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养老”负担减轻,“扶小”负担加重。

1、子女学龄阶段中期家庭

中年阶段夫妇由于年龄与劳动能力的优势,收入相对稳定,事业也处于高峰。家庭负担系数小,就业人员收入处在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最高峰,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不仅大大高于中年家庭的另外两个时期,而且面临的社会压力与子女问题也相对较轻。

2、子女学龄阶段后期家庭

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这个时期家庭子女成长消费需求大幅增加。由于受近年来下岗、失业等因素影响,这个时期中年家庭的就业人口最少,负担系数最高,就业人员年平均收入相对也低。而这个时期家庭的子女正是初中、高中、大学三个受教育的集中阶段,且多数为非义务教育阶段。因此,教育支出是这个时期家庭消费中的重中之重,成为每个家庭大宗消费之一。

3、子女就业阶段前期家庭

随着这个时期家庭在学子女的减少,教育支出明显下降。与中年前两个时期家庭不同,这个时期家庭的子女均已成年,且多数已经开始就业,家庭就业率明显提高,生活开始好转。

当前,我国家庭模式以核心家庭居多,特别是城镇,更是形成了“4+2+1”的模式。核心家庭的成员只有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因此,成员家庭负担相对减轻,从而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核心家庭的成员也相对缺乏家庭支持与陪伴。社会中上阶层或工业家庭一般为核心家庭。全世界的家庭结构正体现出由扩展家庭向核心家庭发展的趋势。核心家庭(包括夫妻家庭)已在我国城市家庭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