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节 孩子在家庭中的分量

作品:中国式家庭面面观| 作者:书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1-08| 下载:书凡TXT下载

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家庭观念历来强调长者的权威,孩子在家庭权力结构中一直是弱势群体的代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国策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家庭结构,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因此得以迅速提升。在由父、母、子女构成的现代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成为这一三角关系中子代一角的惟一支点,这种家庭稀有资源的特殊角色导致了现代家庭中的“子代偏重”现象。

孩子在传统家庭中的消费受到父母的绝对控制,他们的衣、食、玩、学等用品均由父母提供,但现代家庭观念中“子代偏重”和“文化反哺”的现象则使孩子在家庭消费中的地位有很大改变。这种改变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孩子的消费在家庭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即便是一些家庭共用的大件消费品也往往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孩子在家长的购买考虑因素中已经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零点调查1996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个城市针对*个有7~12岁孩子的家庭进行的抽样调查,孩子的消费占据了家庭收入的30%左右。而另一项有关家用轿车研究的数据则显示,“为了方便接送配偶、孩子”是家庭汽车消费的四个主要目的之一,其中“31~40岁”年龄组的人做这一选择的人数比例最高(该年龄段人群拥有孩子的比例较高且具备经济优势)。

其二,在家庭事务中获得发言权甚至决策权的文化资本和能力使孩子能够主动地对家庭消费决策产生影响。项关于消费新趋向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家庭的消费决策均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其中13~18岁的孩子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力高达44%。

44%是什么概念呢?我国城市家庭户均人口为3.26个人,其中大约2.26个是*,每个*只有20%多的消费支配权,还不及这个孩子。“只生一个”,诞生了一批中国小皇帝,要啥给啥,娇宠万分,一度经历过物质贫乏期,小皇帝的父母们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上走到了极致。在中国,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占据了主体,“只生一个”的政策,导致孩子成为家庭中的稀有资源,“物以稀为贵”,甚至,孩子们开始有了对*生活的干预权。在过去,由于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教育观,*在家庭中有绝对的决定权与支配权,这种决定权甚至包括对成年孩子的否决权。孩子不仅仅能确定跟他有关的食品、文具、家庭娱乐活动的消费取向,同时由于现在的大量消费品是同质化的,如冰箱实际上性能与外观都是差不多的,可是有个冰箱上的卡通标志正是孩子喜欢的,孩子又要求购买这种冰箱时,一般家庭就选择了这种冰箱。

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家庭观念历来强调长者的权威,孩子在家庭权力结构中一直是弱势群体的代表。而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国策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家庭结构,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因此得以迅速提升。在由父、母、子/女构成的现代家庭结构中,独生子女成为这一三角关系中子代一角的惟一支点,这种家庭稀有资源的特殊角色导致了现代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