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节 多元收入与消费

作品:中国式家庭面面观| 作者:书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1-08| 下载:书凡TXT下载

人为地扩大和加深代沟。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客观地讲,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合理的、科学的、理性的,但不可否认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而且大有上扬趋势。为此,在全社会正大力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同时,我们大学生也应当充分重视自己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加强对自我正确消费观的培养。

理性的年轻一代,一方面形成了与时代同步的自己的消费观,另一方面对我们这代人的消费观表示尊重。同样,我也认同他们的消费观对这个时代、对这个年龄的合理性,并将继续坚持我自己的消费观。

河北某高校学生李某,在网络上结识了无业游民王某,在王某的“带领” 下,没几天就花去了4000余元。另一所高校的学生张某,二年级交上了女朋友,由于家境不富裕,便向老师、同学和亲戚借钱,负债高达1万多元。这位原本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在期末考试时,6门功课竟有5门不及格。这是笔者在进行“河北省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时接触到的真实例子。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大学生消费状况仍存在不少问题,而各高校对学生的消费引导和消费道德教育更是一个薄弱环节。

如今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已成为一个庞大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对于大学生消费,社会上一直是众说纷纭,因为它已不再是一个单独的校园现象,而是和家庭、社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专题也许只是冰山一角,但我们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找到一种健康理性的消费方式。

人类*21世纪后,特别是西方的后工业化社会,随着“闲暇”的增多,物质消费已不再是最终目的,温饱也不是生活的主要问题,人们开始着眼于工作时间以外的休闲活动,此时经济本身出现了“休闲化”倾向。与早期的劳动相比,其工作与休闲的概念有了迥异的性质和内涵。一方面现代人的生活把“闲”看成是对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闲”又成为人类获取社会资源与财富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市上下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的富民措施并狠抓落实,从而确保了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据我市城镇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61.1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77.48元,增长13.06%;人均消费支出4466.18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40.76元,增长23.2%。

一、城镇居民收入多元化。居民户的总收入是所有家庭成员的工薪收入、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随着我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