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节 独生子女的多元化教育

作品:中国式家庭面面观| 作者:书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1-08| 下载:书凡TXT下载

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 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 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如果重智轻德,忽视思想品德塑造,必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就是有智商,但没有智慧,有知识但没有文化,有文化但没有教养,有**但没有理想,有目标但没有信仰,最终是有青春没热血,这将是十分危险的。道德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的主导倾向是: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义理;珍视个人,忽视社会;关注物质,鄙视精神。现在出问题的学生,很多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将来学生到社会上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成才,固然有能力不够的问题,但相当一部分归因于思想品德问题,社会上的急功近利,教育上的重智轻德,独生子女的先天缺陷,使有些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很低;独处是天才,社交中是白痴;学业上很聪明,待人处事很无能。他们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缺乏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概念首先是一个道德教育的概念,教育事业首先是一项杰出的道德养成事业。道德人格、思想品质比专业知识的学习、竞争能力的培养和谋生手段的锻炼更难、更根本、更重要。学问不应成为一种满足个人功名利禄的工具,做学问的目的在于成事*。要把修炼学问与修炼人品结合起来。道德、人品、文章只有成一体了,才能产生一种真实的力量。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会做好任何一件事,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地完成一件事。“人品第一,学问第二;人品第一,文章第二”。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要成才先*,不*宁无才。现在独生子女多,他们一般独立性强,活泼好动,知识面广,智力水平较高。但易形成自私、任性、骄娇二气等不良个性。再者,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变革加速,信息流通快。孩子思想活跃,心理早熟,商品意识强,重视自我。家长可以依孩子的这些时代特征,策划家庭德育,做到胸有成竹,深谋远虑。而如今独生子女多,大多数孩子在较优越的环境中,享受着别人为自己服务,很少有机会去为他人做些什么。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集体这块沃土,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运用集体的魅力感染孩子们,使他们关心的重点由“自我”转变到“他人”和“社会”。

多样化。多样化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办学主体的多样化、投资渠道的多样化、教育类型的多样化、教育层次的多样化、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专业设置的多样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等,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以其多样化发展来不断适应和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