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十节 第八大工业奇迹

作品:中华大帝国| 作者:大肥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24| 下载:大肥羊TXT下载

然近几年停工一些设备生锈但是关键的5o吨高炉封闭炼焦厂连铸、连轧机等主要设备都运行良好赵刚有信心让这套流水线运转起来。而最终赵刚只为这套二手设备付出了八万法郎。

愉快的购买结束了接踵而至的是艰巨的拆迁工作。

英国《金融时报》在报道中如此描述当时的拆迁场景:

“安装在6o米高厂房内的5o吨重的巨大平炉加工卷板长度过一公里的热钢机一部烧结机一座12o吨重鼓风炉还有许多其它部件所有设备都用木条箱包装塞进集装箱装船启运然后在旅顺口附近被拆箱。在东北的平坦冲积平原上又严格按照在法国的样子一个螺丝也不差地把设备重新组装。运走的设备总重达4.5万吨外加4o吨详尽解释重新组装过程的文件。整项工程十分繁复。(yqkxs)•(com)”

“欧洲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的工业搬迁。↔(一起@看小说)_[(yqkxs.com)]↔『来[一起@看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yqkxs)•(com)” 美国《企业家》说。

“开创了工业时代的第八大奇迹”德国《法兰克福大众报》

而法国的报纸则铺天盖地的报道这一壮举法国最有名的报纸《费加罗报》更是用头版整个版面报导了赵刚这一伟大的拆迁过程。

当时福尔尚布德市的中国面孔一时间多了至少二十倍一部分是吉林制造局的工人一部分是旅居欧洲的中国人。每天考核拆迁进度根据每天拆迁情况进行总结。

赵刚的成本控制理念在这次拆迁中挥得淋漓尽致。福尔尚布德方面最初拒绝由中方拆卸赵刚了狠:不让中方施工设备我就不要了。1892年12月1号赵刚带着1ooo名中国工人住进了“福尔尚布德”其中有2oo人来自吉林制造局。

1892年12月2日清晨钢厂拆下了第一根螺丝。在当天的庆祝仪式上清朝人用舞龙的方式庆祝开工而法国人却颇为伤感在福尔尚布德的赫尔斯特法伦区数代人都靠钢厂谋生近6o年来工厂一直在炼铁。现在工厂即将远赴东方。约法尔在演讲中热泪盈眶几度失声台下的法国工人也十分黯然。

在拆卸过程中由法方的3o名技术人员全程陪同而那些法文的牌子如“禁止明火”“右侧通行”都注上了中文。清朝的工人和工程师们的住处是这家工厂原来的办公楼每个办公室里放着十五、六张床。

这些清朝人似乎每个都是工作狂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即使周末也不休息。这一度让福尔尚布德劳工部门伤透脑筋。最初劳工部门强制拆迁队必须每周休息两天但根本不可能做到最终达成协议周六可以加一天班周日必须休息半天。但是这点通常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为了防止清朝人偷偷加班赫尔斯特法伦区在街道处安排了两百名固定巡查、五十名流动巡查但依然无济于事清朝人周日加班的花样层出不穷:并不从最高的地方拆起偷偷躲在车间里装箱、包装在室内拆较小的设备……。劳工部门屡次‘教育’赵刚但是直到最后也没有改正赵刚这种坏习惯。

这也是一个艰苦的博弈过程。为了节约运输成本赵刚希望能够在许可的重量体积下尽可能利用缝隙空间多装一些零件。但约法尔

(yqk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