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十三节 铁壁的失败 下

作品:中华大帝国| 作者:大肥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2020-12-24| 下载:大肥羊TXT下载

能授予一等功这也就是说大约十个印度兵可以抵一个中国兵。

真正麻烦的事印度地天气。进入五月份以来印度的天气就十分炎热就连那些四川武汉等‘火炉‘地区的人都受不了这里的热并不是干热而是湿热到处都是瘴气。士兵纷纷倒下而印度士兵则毫无影响。最严重时一个师有六千人倒下几乎是一半。而且在印度地运输也受到了极大地限制根本无法进行大量的铁路运输所以到目前为止进攻印度受到了极大的挫折。

在这种情况下赵刚又考虑到了另外一条进攻路线就是由西藏进攻可是这条路线马上收到了众多将军的怀疑

“这个根本就不可能至少我认为我们西北军做不到。”

西北军区司令谭正午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此后更是摆出了中印边境的沙盘开始说出自己的理由:

“从中印边界地地形看中印边界东线向中国一侧多为高山向印方一侧则地势平缓。藏南那块土地多为平原利于攻不利于守谁占住了不好守对中方如此对印方同样如此。我军进攻由高山乘势而下如转圆石于千仞之上确实可以把印军打得落花流水、狼奔豕突。

但部队皆为轻装远离后方炮兵火力支援没有任何重武器连75毫米野战炮、无后座力炮这样的随伴火器都没有。如果与印军在平原上列阵攻防以我军的轻装部队后继无援后勤保障困难与印度举国动员的大军对抗并不占太大胜面。

即使当时站住脚以后要在这块背靠高原的平地上放多少兵?恐怕不是一两个军就能打得了的那块地方能容多少人居住?就算占住了能从遥远的内地迁来多少人?数百万人是那么好动的吗?更何况还要翻过喜马拉雅山

如果这块土地这么好占那么用不着现在大清朝以前就被汉人住满了.服困难迁来几百万人并且全民皆兵但平原攻防必需的坦克大炮之类重装备现代化战争所需的大量补给从哪来难道从天上飞过去不成?

总之这是块飞地并不好守还不如说是个军事上的大包袱背上了才知道太重。藏南地形于印方确实有后勤补给方便的优势但也有限再说印军在那里驻了2o多万大军兵力兵器上都占了优务却是防守而非进攻也是受困于地形因素。”

赵刚也知道这些问题不过还想再问问其他的:

“如果我们准备军队呢比如说五十万军队难道不能彻底打败印度吗?”

赵刚的想法马上被浇上了一盆冷水在西藏高原上保障后勤的困难乎赵刚的想象。攻得下而守不住是中**队面临的最大困难。举个例子墨脱是中国唯一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实际控制的县由于恶劣的地质环境和天气原因也是中国唯一至今不通公路地县。

每年的5至1o是墨脱地开山季节。其余时间大雪封山与世隔绝。而这短短的几个月中还要受到雨季的限制。维持墨脱军民生活的物资大部分靠人背畜驮运进墨脱。

1914年6月由于遭受泥石流侵袭的易贡湖水突然暴泻墨脱境内横跨雅鲁藏布江的解放大桥被毁。为修复这一有战略意义的大桥林芝、米林、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