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十四章 我是专家,我说的对

作品:最强全职业明星| 作者:执笔乱红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4-01| 下载:执笔乱红尘TXT下载

量超30万,就是大错特错,不应该赚这个钱呗?

戏曲不行,不是因为现在娱乐项目越来越多,消遣时间的办法不单单只能去听戏,也不是现在孩子们根本听不懂浓重方言腔的戏曲的原因。

更不是现在明星效应比戏曲大家好,商人逐利,自然请明星商演不请戏曲大家,市场不认可戏曲。

就是因为戏曲坚持传统淡泊名利,所谓不被这个商业逐利的社会所容?

照这个专家和水军的逻辑,现在下乡放电影已经成了历史,即便放映也很少有人去看,这个锅还是电影院的咧。

甚至观众也是脑子有病,免费的公放电影不看,非要花钱去电影院去看。

这都是什么神逻辑?

而让李牧更无语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跟帖说专家说得对。

这三观......好吧水军节奏带的十分成功。

成功的把节奏从《牵丝戏》这首歌上面带离,把吃瓜群众的注意力引到了这首歌的盈利上面。

大家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演出几万块。

李牧随便几句唱腔,一夜狂赚30万。

现实中普通人朝九晚九一天上十二个小时的班,辛辛苦苦一个月工资几千块。明星艺人随便一个商演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被这样的节奏一带,即便是感觉《牵丝戏》好听的吃瓜群众,也顿时感觉自己手里的瓜不香了。

牵丝戏的确好听,可一首歌就赚这么多钱......

歌曲好听不就完事儿了吗?

好听的歌曲大卖赚钱,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不!

不是理所应当!

我辛辛苦苦熬夜工作才赚那么点钱,你随便一首歌抵得上我好几年的收入,所以这是你的错!

这脑神经瞬间和水军搭上线了!

知道了怎么回事儿,李牧把包子全都塞进了嘴里。

然后......然后继续吃第二个包子,还夹着小咸菜配着。

刚才系统突然弄出来了一个【戏曲与时代】的任务,他还有点懵,不知道这个任务怎么冒出来的。

现在知道出处了,并且对于这个任务的理解又加深了几分。

民众不是不喜欢戏曲,而是不喜欢那种传统自己听不懂的戏曲,听都听不懂怎么喜欢?

戏曲不是非要坚持传统一切就是对的,她也可以结合现代音乐迸发出新的生命。

但因为一些所谓的权威专家,人家吊两句嗓子说人家蹭国家政策福利。

戏腔唱的不伦不类,某某大家,某某先辈的嗓子如何如何。

作词作曲人写两句古风歌词,抨击人家狗屁不通,没有古诗词的押韵,也没有古诗词的意境。

老大,我要是嗓子能和那些戏曲大家比肩也拿国家津贴了,你还有资格批评吗?

我写是古风歌词,不是能上学生课本的古诗词。

我要是能写出上学生课本的古诗词,还用写歌词讨生活?

合着你怎么理解戏曲,怎么理解古风词曲都是对的。

我加入一下自己的新的理解,因为比不上这些大家,没有达到古人的高度,就是叛经离道呗?

要是都这样认为,那就不要创新好了,大家都守着固有的东西活着呗,反正也饿不死。

所以不是戏曲不能结合现代音乐,而是现在所谓的可以代表戏曲的专家,认为你的结合不符合我的要求,所以你这个结合就是错的。

就好像这个郭忠良专家,是真的专家吗?

这明显就是收了钱的专家来黑李牧的。

可因为头上带着戏曲协会的帽子,所以人家就是正义的。

现在社会上‘专家’这个原本被人尊重权威的称呼,现在变成了骂人的词语,被大家调侃的梗。

郭忠良这样的专家为此做了不小‘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