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章 高血脂药物治疗

作品:富贵病防治手册| 作者:书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2021-01-12| 下载:书凡TXT下载

(2)长期坚持不可中断,才能稳定调脂疗效,防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患;

(2)初次服药1~3个月内复查血脂和肝肾功能等,长期治疗过程中也应定期检查以上项目,以便及时调整剂量,纠正不良反应;

(4)同时坚持饮食治疗,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5)这些药物都有一些不良反应,如引起恶心、厌食、转氨酶升高、肌肉疼痛等,所以服药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如有副作用应及时就医加以纠正,包括减量服药与停药。

四、联合用药的方法

有些血脂异常的患者,在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用一种调脂药物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可能需要联合用药。

选择联合用药时,应谨慎,尤其是要关注不良反应。例如,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尤其是在剂量较大时,肝功能异常以及肌溶解症的发生机会明显增加,应密切关注。

总的来说,应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必须用时,应剂量小、并密切关注相关不良反应的症状,定期监测肝功能等主要的指标。

第二节中医辩证施治方法

一、中医对高血脂的辩证分型

高脂血症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

(1)湿热蕴结型

高血脂兼见肥胖,头晕面赤,烦热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拟清热利湿。

(2)脾虚痰阻型

高血脂兼见体肥身重,肢酸腹胀,纳少便溏,或见下肢肿胀、舌淡胖、苔白腻、脉细或濡。治拟益气健脾,利湿化痰。

(3)气虚血瘀型

高血脂兼见形体肥胖,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动则汗出,纳少腹胀,手足麻木、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涩。治拟益气活血化瘀。

(4)肝肾阴虚型

高血脂兼见形体偏瘦,头晕目眩,两耳蝉鸣,口渴少津,腰膝酸楚,心烦不寐,自觉身热,或有盗汗,舌质红,苔薄或少,细数或弦细。治拟滋补肝肾,养阴清热。

二、中医疗法

患上高血脂的患者,主要受害于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人过中年,肾气亏虚、肝阳上亢、脾胃功能失调亦是引起高血脂的重要原因。如不及时诊治,还会进一步发展成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针对高血脂,从传统中医角度来看,其治疗原则主要秉承以下几点:

(1)平肝潜阳

高血脂患者多伴见高血压,动脉硬化者,临床见头昏头胀痛,耳鸣、面潮红、易怒、口苦、失眠多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本病属肝阳上亢,治用天麻钩藤饮。

药用:天麻12克,钩藤20克,石决明20克,牛膝15克,益母草20克,黄芩10克,山栀子10克,桑寄生15克,夜交藤20克,茯苓15克,何首乌15克,菊花15克,蔓荆子15克。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手足震颤加龙骨、牡蛎、珍珠